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近日面世。在报告中,课题组对明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七大趋势性预测,同时指出了2005年将要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昨日,该报告主编之一李培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就业、收入分配、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及反腐败等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社会形势发展的分析,预测出未来一年中,中国社会将出现七大发展趋势,分别是:
中国经济发展将继续高速增长
入世保护过渡到期,垄断行业改革将到关键点
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社会人口老龄化继续发展,问题逐步显化
劳动关系的紧张将造成普通劳动力供给的虚假短缺
子女教育费用将对家庭消费倾向产生重大影响
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念将显示出更大的差异
李培林告诉记者,在七大趋势中,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老龄化这三个问题属于延续性趋势,其余几个问题,则在今年比较突出,而普通劳动力供给虚假短缺、子女教育费用这两个问题,则是七大趋势中比较重要的。
“民工荒”虽假 讨价还价成可能
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 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今年,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劳动力市场用工纷纷告急,仅珠江三角洲地区,用工缺口就达200万,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李培林说,这种现象表面看起来是“劳动力短缺”,但实际却是因劳动关系矛盾、民工工资被压低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暂时问题,而不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劳动科学研究所专家莫荣指出,工资缺乏吸引力、劳动条件差是普通工人短缺的主因。研究表明,珠三角地区12年来月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不少企业的月工资10年前就已达到600-1000元,但现在还是这个水平。
此外,用工不规范、劳动权益受侵害也是用工短缺的原因。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签劳动合同,不交社会保险,随意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情况也导致了用工短缺。
“尽管局部地区存在民工短缺现象,但‘民工荒’这一说法还是不能成立,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民工短缺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使农民工获得了一定的讨价还价能力。”莫荣表示。
超过养老与住房 教育费用连排储蓄目的第一位
教育投入过低 造成乱收费成灾
10年乱收费2000亿 大学教育费上涨50倍
城乡居民均不堪重负
“连续数年,多项关于城乡居民储蓄目的调查中,子女教育费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过养老与住房,这并不是很正常的事情。”李培林在调查报告中写道。
近几年,全国城乡居民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增长幅度较大,而其中增长最多的则是教育费用。目前,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消费倾向。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专家朱庆芳指出:“国家对教育经费投入过低,造成了乱收费现象。据悉,近10年来,教育乱收费高达2000亿元,一名大学生的学杂费,从1989年的200元已经涨到了1万元,上涨幅度达到了50倍,使城乡居民都不堪重负。”
蓝皮书指出,对于已有子女的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开始,家长要交纳的各种费用,包括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小学至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等等,而这些费用加起来,早已超过普通居民家庭可以承受的正常水平,从而导致众多家庭无奈削减了当前的消费开支,增加了储蓄额度。
入世三年过渡期将到 外资早已“虎视眈眈”
没了垄断保护 银行汽车业有点悬
蓝皮书中提及,我国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两次经济增长高峰后,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个经济高速成长时期。
到今年年底,加入WTO后的三年过渡期已过,对国内大部分产业来说,过渡保护措施已到期,垄断行业将面临直接挑战,赢利空间较大的银行、汽车业首当其冲。
截至今年8月底,外国各银行已在我国设立了近200家营业机构,13个城市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银行业将面对的是国外强大的竞争对手,但目前,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高达20%,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一向靠政府信誉做底的国有银行,在明年能否顺利过关将面临严重挑战。
此外,按照入世承诺,汽车关税也将从2004年的34.2%最终降至2006年25%的底线。降税前,将直接造成汽车减价压力,国产轿车价格将继续呈下降趋势,汽车库存还会在明年进一步增加。
【专家看法】
一成多专家认为 整体性危机可能出现
今年10月至11月,课题组就2004至2005年社会形势中的若干问题,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向上百位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征询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曾有24.8%的被访者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内,中国不会出现整体性社会危机;但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为20.2%。另外,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内,中国将出现整体性危机的人数比例有所上升,2003年,认为“很可能”出现整体性危机的被访者比例为11%;而2004年,持这种看法的人上升到13.5%。
九成专家认为 社会形势今年“较稳定”
调查显示,被访专家中有91.3%的人认为,2004年的社会形势属于“比较稳定”,和2003年的同类调查相比,比例上升了11.5%;同时,认为社会形势“不太稳定”的专家比例为7.7%,和2003年相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
据分析,2003年的非典事件和频发的安全事故等,是导致专家负面评价高达13.8%的主要原因。而2004年,没有发生涉及全局性的公共秩序危机事件或突发事件,秋天以后局部地区出现的多起突发事件,并未影响专家的判断。(记者
郭媛丹)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