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中国房市需求被夸大 风险波及宏观经济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八日电 题:“供大于求已成定局,中国经济明年开始着陆”──专访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
“现在,因过度投资热情导致市场供过于求的大局已定。未来经济政策应以稳定为主,并慢慢地逐步加息,但在炒风炽热时不能大动
汇率。中国经济明年会开始着陆,而最后结果可能要二OO六年才能看到。”
在接受本社独家专访时,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谢国忠向记者如是分析中国经济。
他指出,虽然中央政府先后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措施,但供过于求情况已经在一些并将在更多行业和市场出现。比如,汽车、钢铁和房地产,其中前两个行业已经出现供过于求,“因为有建设周期,房地产倒可能相对晚些,但它的影响更重要,因为其中蕴藏的风险,不仅针对金融领域,而且会波及宏观经济。”
谢国忠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求存在相当的夸大成分。
其一,房地产是中国的一个新兴市场,一般来说,一种产品的市场刚起来时都是有钱人在买,所以价格高、增长也显得较高。但是,正如汽车一样,房价也会逐渐降下来。其二,由于利率低、通胀高,居民在银行储蓄的钱变少了,许多人“咬咬牙”买了房子。“这样产生的需求,其实是向未来借的。”其三,拆迁造成的另一种向未来借的需求。“这不是有钱人的需求,可以说是有钱人补贴来的。”最后一个夸大来自投机。谢以其家乡上海为例,许多楼盘都卖掉了,不少人还买了一处以上的住宅,但大多数房子空着。“就因为看好房价会涨、人民币会升值,这其中的投机性就相当强了。”
“投资过多时对经济刺激很大,但其后便是产能过剩,随之而来的会是大家打价格战,这对百姓既有好处──价格低了,又有坏处──银行会因此而出现坏帐。”对企业来说,价格跌至没钱赚,便会放慢以至停止投资。“这就是行业的自然调整。但总体来说,投资过度热情还是造成了浪费。”
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为“稳健”。对此,谢国忠不仅认为“调整是应该的”,而且建议财政支持应更多地转向消费,而不要过于刺激投资。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一刀砍,财政上一点不能做”。
他举例,财政拿钱补贴给下岗工人等就可以做。“很多弱势社会族群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没有受益,通胀上去后,那些拿固定收入的,如退休人员、下岗工人,实际收入大幅下降,对消费有负面影响。如果政府愿在这方面多投入一点是应该的。”
至于一些已开工甚至建设过半的项目,如投资高达几亿美元的工业项目,“也不必立即叫停,让它建完,不要浪费。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让新项目上马。”
谢国忠亦再次强调,鉴于中国现时制度存在许多脆弱之处,在进行宏观调控且国际上炒人民币升值风潮厉害时,不要轻动汇率机制,否则风险很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汇率比利率、财政政策都重要,动汇率是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
谢国忠认为,中国应先加息且侧重提高按揭利息,压抑一下房地产炒风,让经济着陆。“加息的目的不光为通胀,在炒风炽热情况下,加息还是控制投资过度热情的工具。”同时,“集中精力进行银行和股市改革,解决银行坏帐问题,引入国际策略投资者,重组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建立起债券市场和贷款按揭二级市场,建立健全金融体系和体制。”
(文/尹丹丹)
特约编辑: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