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杜甫,却不知道它出自哪一首诗;知道《天问》的作者是屈原,却不能背诵出其中的任意一两句……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颁奖大会上,评委指出,现在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存在“速食化”倾向,应引起广大师生警惕。
“对古
诗文名句名篇,很多学生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语文特级教师、大赛评委过传忠告诉记者,本届大赛复赛时首次设立专家评审组进行面试,不料这一问问出了问题———众多参赛学生能够答出一些名句的作者,或能列举一些名家的名篇,但是对这些名句所在诗文中的其他词句,或是名句名篇的背景意义却一片茫然,无以应答。过传忠老师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中‘快餐文化’的‘毒’太深,对于他们,学习古诗文就意味着背诵那些薄薄的‘名句赏析手册’和‘文言文知识手册’。”
消除“速食化”倾向的有效途径是“用心品味,细细咀嚼”。过传忠老师认为,只要学生静下心来精读一篇完整的诗文,即使花费同样时间,收获也肯定远远大于浮光掠影地背诵孤立的名句或者知识点。如果学生觉得学业任务繁重而抽不出太多时间,可以有选择性地精读一些名篇,如《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唐诗《春江花月夜》等。
大赛主办方《当代学生》杂志社主编赵国荣表示,200多名大赛获奖者还向全市所有中学和学生发出了倡议,也将有助于消除古诗文“速食化”倾向。倡议内容包括每个初中生能熟练背诵100首经典诗词,每个高中生能熟练背诵150首经典诗词;每一所学校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的选修课;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中华民族文化月”等。□记者李征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