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减负受社会各方关注,本市教育部门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如今,减负工作在中小学到底开展得如何?“突围”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黄浦区日前公布的一份区内中小学“减负增效”工作调研报告,值得思索。
减负增效聚焦课堂
调研显示,中小学能认真落实教育部门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减负增效”,许多学校聚焦课堂,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大境中学开展“反思性”教研活动,把教学设计得更好;还开展了“课堂教学创新举措”等课题研究。
越来越多学校探索分层教学,教师注重对学生个性化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师进行义务辅导。中小学还严格筛选作业,以各年级中等学生为标准,布置适量作业。
减负的同时,中小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各校开设多种拓展型、研究型课程,成立学生社团,开放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等。
“教”与“学”能力均欠缺
调研发现,“减负增效”工作发展不平衡,重点中学好于一般学校,小学好于初高中。
减负工作中,存在几方面问题。其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能力令人忧。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有的学生学习方式局限于“老师讲,自己记,复习背”。
其二,一些教师教育观念、能力还不能适应课改要求。有的教师依然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停留在苦干层面,缺少教育“智能”。
其三,有的学校对“减负增效”还缺乏足够重视,将这项工作停留在设想上,缺少改革行动。
制定科学减负标准
针对现状和问题,有关专家提出,教育部门要实行“减负增效”工作校长责任制,列入督导考核范畴,对教师的考核也要突出这方面内容。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优化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减负增效”本领。学校要创设多种机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社会理解和支持学校减负工作。
专家还对减负工作作了深层次思考:学生的合理负担是多少,不能凭感觉或个别现象来判断,需要教育部门加强研究,尽早制定相关标准,使中小学减负工作有据可依。现在有一种说法,为了让学生减负,教师应该“加负”,但教师的合理负担是多少,也需要研究。
(记者徐敏)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