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福建、一个山东,共同的命运让一对残疾人走到一起
一起打工、一起受累,艰难的生活没有消磨掉他们助残的希望
尽管收入菲薄,尽管也需要帮助,他们却帮助农村的残疾人创办了互助组织,他们的心愿是——
齐乾坤和雷继梅是一对同是儿麻患者的残疾人夫妇。两个人一个来自山东、一个来自
福建,共同的心愿使他们走到了一起。2003年他们来到济南,一边打工养家糊口,一边继续他们的志愿行动。
他们创办了一个公益性的互助组织——“绿星之家”,把一部分农村残疾人联合起来,互相帮助,共同致富。他们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残疾人生存发展的道路,缩小残疾人与健康人之间的差距,让更多的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
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为“绿星之家”找一个真正的“家”,这个“家”是残疾人自己的家,里面有无障碍设施,有图书馆、健身器材、电脑,有法律服务部、心理咨询部,还要有技术服务部。农村的残疾人可以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家”里互相交流、互惠互利。
福建相识
33岁的齐乾坤经历坎坷而略带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济南长清区万德镇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因儿麻导致重残,家境贫寒注定了身处农村的他成长的坎坷。尽管酷爱文学,但在初中毕业以后他却没能继续升学,人生最宝贵的4年时光,他是在镇百货大楼前摆摊修鞋度过的,所幸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与学习。
雷继梅告诉记者:“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齐乾坤独自一人来到福建谋生,其中的艰难就不必多说了。8年里热心、坦诚、踏实的他赢得了许多好朋友,还进入残疾人工作领域,成为福建残疾人刊物《同人》的编辑,同时在福建省肢残人协会工作。”
正是在福建的8年,齐乾坤与雷继梅由相识到相爱并最终走到一起。29岁的雷继梅出生在福建一个小县城,也是因儿麻导致残疾,比齐乾坤轻一些。“我的成长也不太顺利,城市残疾人遇到的升学难、就业难的问题我也没能幸免。后来,在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的帮助下我凭借实力(自学法律大专毕业)进入福州某超市成为一名监控员。和乾坤走到一起后我也认同他的理想,和他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培训并一起到济南工作了。”
2003年年底,俩人来到济南,幸运的是,他们在济南一家福利厂找到了工作。今年年初,他们回到齐乾坤老家,在摇摇欲坠的土屋里结了婚。昏暗的房间里唯一的装饰就是糊在墙上的红纸和喜字,房间里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从没有到过北方农村的雷继梅尽管惊讶,但坦然接受了。“既然嫁给乾坤,我爱他的一切。”雷继梅说。
济南成家
12月21日,齐乾坤和雷继梅坐上了到福建的火车。这是俩人结婚一年来雷继梅第一次回娘家,这次回家其实也是为了“结婚”。因为按照雷继梅家乡的风俗,嫁女儿比娶媳妇更为隆重,所以尽管在济南结了婚,他们还要回去补办一次“婚礼”。
眼下,他们在济南租房生活。齐乾坤在济南一家福利厂做企业专刊的编辑,月工资1000元左右,雷继梅在同一个厂任仓管、文员,月工资500元。
12月18日晚上7点,残疾较轻的雷继梅带领记者走街串巷,终于在东门大片居民小区里找到他们栖身的小屋。这是一间位于楼梯下面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门口对着厕所。屋子里只有一张床、两张桌子、一个布橱,桌子上放着一台电视,这就是他们几乎全部的家当。家当之外,房间里剩余的空间只能让两个人转开身。
“这是我们每月花140元租的。”齐乾坤不好意思地介绍。
因为下班晚,俩人还没有吃晚饭。在记者与齐乾坤谈话的时候,雷继梅开始做晚饭。晚饭再简单不过:一些剩余的鸡汤用电饭煲热了,就是雷继梅的晚饭。齐乾坤吃的是中午剩下的一碗面条。齐乾坤说,为了省钱他们平时也几乎是这样。最近因为雷继梅身体不舒服,齐乾坤才去买了一只鸡给她补一补。鸡一次吃不完,还借别人的冰箱保存着。
那天晚上很冷,房间里没有暖气,他们就用一台电暖风放在脚下取暖。
俩人一周工作6天,到了休息的那天,只要没事雷继梅就推着齐乾坤去逛商场、逛公园。“恐怕你不信,我们玩得比健康人还疯。”显得很老成的齐乾坤冷不丁冒出一句话。
创办“绿星之家”
12月18日的采访,不断被电话打断。齐乾坤和雷继梅轮流接电话,记者听出来是给一个人做“思想工作”。后来齐乾坤解释,对方是“绿星之家”的一个同仁,因为犯了错,不知道怎么办。这个人的工作刚做完,又来了一个电话,听起来是比较麻烦的事,需要齐乾坤处理。第二天一早,齐乾坤赶回了长清老家。
“绿星之家”是齐乾坤和家乡十几个残疾人创办的为农村残疾人服务的民间组织。齐乾坤任组联部部长,负责对外联络和筹款。“正是因为自己成长的不容易,他想帮助更多的农村残疾人,于是创办了‘绿星之家’。为此他从福建辞职到北京参加了社工培训,然后回到济南找了份工作,业余时间为‘绿星之家’服务。”雷继梅告诉记者。
“相对于城市残疾人来说,农村残疾人承受的生活压力更大,创业机会也更少,‘绿星之家’的宗旨就是与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和助残志愿者一道探索一条适合农村残疾人生存发展的道路,缩小残健之间的差距,让更多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齐乾坤说。
同齐乾坤和雷继梅一样,目前“绿星之家”的所有成员都是志愿服务的。
“绿星之家”成立一年半来,目前已有100多个成员在海内外团体、个人资助下,对不少农村残疾人进行生产技术、技能培训。他们还建立了农村残疾人在线网站,在长清区残联帮助下建起了“金银花示范园”。下一步,他们还准备引进很多项目,让更多的农村残疾人致富。
为“绿星之家”找家
采访中,齐乾坤和雷继梅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一直感动着记者。他们拖着残疾之躯、过着清贫的生活,却念念不忘同样命运的残疾人,尽管自身力量菲薄,却时时刻刻在为这个特殊的群体鼓与呼。
其实他们也有痛苦难过的时候。雷继梅说:“你也许想不到,我年届七旬的婆婆至今还在乡下住着五十年以前的老土屋,今年济南的雨水特别多,而且雨量集中,看到被雨水冲倒的院墙,已经倾斜的屋顶、还有婆婆用来支撑院墙的树枝,真的很心酸也很无奈。”
但是,每天面对残疾同仁迫切的目光、焦急的求助,他们只好一再把自己的个人愿望藏起来,力求先公后私。
“‘绿星之家’是白手起家,由于办公经费不足,我们无法租赁办公场所、聘请专职干事,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时常因受到资金的制约而流产。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为绿星之家捐赠一部分图书,但我们无力筹建‘乡村图书馆’。
“我们始终坚信自己是有能力靠自己过上好日子的。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都在靠自己生活,从来没有向别人伸手要过什么。可是为了‘绿星之家’,我们不得不向社会求助,因为自己筹款的过程太艰难了。”
他们找过很多基金会,也找过媒体,但收效甚微,不少人不相信他们能够将这项助残事业坚持下去,捐款不可能,贷款更是不可能。
一次次碰壁后,齐乾坤想到了最后一招:以他们的收入以及“绿星之家”将来的房产作担保,向银行或团体、个人借款,他们愿意签订正规的借款合同,分十至十五年还清,利息就按照银行的同期贷款利息计算。“我们的收入相对稳定,自信还款没有问题。”雷继梅说。
在齐乾坤和雷继梅规划的“蓝图”里,“绿星之家”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家”:里面有无障碍设施,有图书馆、健身器材、电脑,有法律服务部、心理咨询部,还要有技术服务部。农村的残疾人可以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家”里互相交流、接受培训、发家致富,然后再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他们的电子邮箱:
齐乾坤:qqkun@163.com
雷继梅:ljmei1975@163.com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