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淄博12月23日讯(记者王恒通讯员董振霞)曾被誉为齐文化精粹的著名韶乐,今天因谁是正宗地位问题,开始打起口头“官司”。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继淄博市提出了韶乐之宗地位后,现在广东韶关、湖南湘潭和湖南韶山纷纷打出了韶乐招牌,而韶山更是在3年前就为韶乐注册了九大类商标加以保护,淄博市的“韶乐”
面临着巨大威胁。
据悉,现在全国出现了四个不同的韶乐“版本”,分别是湘潭潇湘民间艺术团的《再度南风》,韶山毛泽东剧院的《韶乐》,广东的韶关和淄博市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4块招牌块块都好像颇有根据。12月3日,关于韶乐的争议终于公开摆在了桌面上,《韶乐》创作者、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刘正球更是公开宣称:“我们才是真正的韶乐!”《韶乐》的项目负责人毛命军也表示,他们早在3年前就注册了韶乐的电影、电视、演出、剧团等九大类商标,其他凡是自称韶乐的都构成了侵权。
针对这种现象,昨日,记者从淄博天资商标事务所获悉,目前,全国注册的韶乐商标只有5个,其中最早注册该商标的是广东省韶关市一家化工厂,他们于1989年就注册了韶乐商标,主要用于化工、染料等几大类,而淄博市最早注册该商标的则是淄博第六棉纺厂,其商标仅用于纺织用纺,且到今天仍未进行续展。
据悉,为保护曾以“孔子闻韶”而闻名于世的齐国韶乐,淄博市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齐国历史博物馆还于去年11月26日推出了编钟演奏韶乐的曲目,引起世人关注,但针对三城市目前咄咄逼人的韶乐之争态势,有关人士认为,文化仅从形式上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众多来自法律形态上的抢注已为韶乐的最终归属敲响了警钟。
责任编辑:赵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