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教师待遇和地位的上升,教师岗位备受关注。市教育局日前公布了2005年师范类院校供需形势,与往年基本持平,且就业政策也变化不大。 截至目前,我市大中小学预计2005年用人岗位需求2639个,从需求层次上看,博士生需求24个,硕士生需求221个,本科生需求
1912个,专科生需求482个;从本科生需求分布上看,区市教体局预计需求975个,局属学校预计需求350余个,其他单位预计需求587个。这一需求形势与去年同期比较基本持平。据市教育局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大中小学用人岗位需求为2427,其中博士生需求15个,硕士生327个,本科生2085个,专科生为15个。 2005年就业政策亦是波澜不惊。几年来,我市大中小学接收毕业生政策由“宽进严出”改为“严进宽出”,明年的就业政策也基本延续这一原则。据悉,市教育局所属学校接收毕业生政策要求必须符合4个条件,局属中学接收的高校毕业生具备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水平应达到大学四级以上,英语专业的应达到英语专业四级以上;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计算机水平应达到国家二级或同等水平。此外,市教育局还就研究生、优秀本科生等具体情况作出特殊要求。一是接收毕业研究生不受专业、生源地和接收时间限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师范类研究生和在五市三区教育系统就业的研究生,经市教育局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其人事档案可由市教育人才市场管理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户口落入市教育人才市场集体户。二是鼓励引进国家“211工程”院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充实我市师资队伍,优化我市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三是进入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高新区就业的非市区生源毕业生需具备学士及以上学位。四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不受行业限制,本地生源的师范类毕业生可到非青岛地区就业。五市三区生源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可在五市三区范围内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市区生源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可在全市范围内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另悉,市教育局将对局属学校和教育人才市场推荐的人选组织专家进行测试。市教育局根据考录(测评)结果和各专业师资情况公布考录通过人员名单,局属学校可在已通过的人选中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拟引进师资,报市教育局办理接收手续。
面对如此就业形势,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有意从教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应该注意4个问题。首先,应充分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其次,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签订就业协议前应详细阅读就业协议的条款内容,对单位与个人协议的内容应认真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全面了解单位的情况。再次,积极调整个人的求职心态,乐观地面对择业压力。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有自己的推理与判断。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增幅约为20%,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是自我认知不准确,产生自负心理,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二是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三是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小资料:2005届师范类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将于12月25日上午8时30分至11时30分在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举行,届时局属学校、各区市教体局、私立学校都将现场设摊,公布用人信息,有意从教的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毕业生都可参加。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提醒毕业生参加毕业生洽谈会需要备足材料,一是毕业院校发的就业推荐表(原件与复印件),原件先不要给用人单位,确定要签订就业协议时,单位会通知毕业生提交原件。二是投了就业协议后,要有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毅力,抓紧时间联系落实面试和试讲安排。三是投递就业协议时,要注意战略和策略。按照单位性质、所在区域、单位类别分层次,结合个人情况来投递。(本报记者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