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勤奋学习,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骨干人才。”这是“挑战杯”创业竞赛的宗旨。从这段话,我们也不难看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赛的最主要目的。 其实在“挑
战杯”竞赛中,能够获得金奖,获得市场认可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团队是抱着锻练自己的目的参赛的。青岛大学旅游学院的李莉和她的团队就是其中一个。 李莉团队的项目叫“BPT自助游服务公司”,这个项目着眼于如今旅行社自助游服务较差的现状,推进新型的自助游服务。在本次比赛中,这个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特等奖、总决赛的铜奖。
谈到自己的项目,李莉很诚实地表示这个项目眼前还不具备可操作性。“一开始,我们的确认为这是一个市场空白,有很大的前景,并有可能做成功。”怀着热情,李莉投入到市场调研中。很快,在现实中她越来越认识到当前的国内旅游市场还不足以支撑她的设想,“但当时我已经过了校内初赛,只有做下去,就当是锻练自己吧。”李莉最终凭着这个项目进入了山东省的决赛,并拿到特等奖。
在这些参加“挑战杯”创业竞赛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拿着自己的项目直接创业的念头。他们更注重在这次活动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
“一年半的时间,我们有了团队的概念,知道了彼此知识之间的互补非常重要。再就是明白了一个商业计划书的诞生过程,现在让我写一份商业计划书我是不怕了。”王菲这样来评价自己这一年半的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逐渐成熟。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社会实际的一面,虽然还不够深入,但已经不会再用学生天真、浪漫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是贺义雄的收获。
“明白了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在书上说个性化服务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去完成有太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感觉自己知识学得太少,在实际的商业运行中,没有理论基础,光有社会经验不行。”李莉表示,一开始觉得创业主要靠创意,但后来才明白,企业管理、产品营销这些知识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保证。
带队参加了多届“挑战杯”创业竞赛的海大团委书记初建松表示,“挑战杯”举办的最初几年的确是以发现学生科技项目,培育大学生创业公司为目的的。但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洗礼,创业计划竞赛逐渐回归到“培养人”的目标上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完善,大学生直接创业缺乏土壤。
在第一届比赛中获得金奖的李玲玲无疑是这种观点最好的佐证。凭着“高杆喷药器”和“新型防撬锁”两项专利,以及从武汉世博投资公司获得的10万元“大学生创业风险资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96级学生李玲玲于1999年8月1日正式创立了她的“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仅仅过了一年,她所开发的专利技术高杆喷药器还是样品;然而,她与武汉世博公司的矛盾变得尖锐化、公开化,公司亦陷入瘫痪,李玲玲本人也抛开公司拂袖而去。
虽然在历届“挑战杯”创业大赛中也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创业例子,但成功的数量仅占所有项目的很小一部分,这也是中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不同之处。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MIT的创业计划大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但中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环境并不完善,也没有完备的创业服务体系,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办自己的创业计划大赛。”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马扬飚指出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境。
虽然培养不出数量众多的创业者,但“挑战杯”对大学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还是得到了认同。“如何把理论知识转化为产品,这方面也应该做一些创业性的尝试。”曾担任大赛评委的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认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从理论到理论,不但是学生,很多老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比较严重,创业大赛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
同全国的高校一样,青岛高校的大学生对创业大赛也越来越有兴趣。正如接受采访的几位学生所言,创业大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奖牌,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取得。本报记者赵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