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记者段海涛青岛报道
12月7日,青岛市副市长于冲和日照市委副书记徐学武在日照宣布,两市将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以推动两市经济合作与交流。这是继今年4月26日青岛和日照两市签署《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市交流合作关系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后,双方谋求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
又一举措。
进入新世纪,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将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淄博8座城市串成颇具规模的“城市链条”,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制造产业带,已成为山东省的头等大事。
有识之士指出,推进半岛城市群建设,首先要打破山东各大中城市彼此分割、各自孤立发展的观念,树立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意识。在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在为如何协调发展苦苦思索时,青岛和日照正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一旦成功,必将成为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破局之作,为8市提供可供借鉴的范例。
青岛日照联动发展
“青岛港要建设成为国际性枢纽港,而为了优化配置港口资源,相邻的日照市将全力配合做好青岛港开发建设;作为回报,青岛市支持日照港做大做强,使日照港成为青岛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谈及青岛市和日照市互相合作、联动发展取得的成果时,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协调处处长张延天以港口建设为例向记者表示,两市为避免相邻的两个港口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从最初的规划、定位方面就解决了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问题。
青岛、日照两个城市之所以能协调好各自的发展规划,12月7日宣布建立的青岛—日照经济发展合作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此前签署的《框架协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据了解,青岛—日照经济发展合作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是推动两市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织形式,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两市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双方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协调解决合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等。联席会议由双方市长或副市长轮流主持,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办事机构则由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和日照市接轨青岛办公室担任。
张延天告诉记者,日照市明确把自己定位在承接青岛产业转移,靠青岛发展带动自身发展上。《框架协议》提出,要建立双方产业发展规划衔接制度,按照“优势互补、产业协作、各有侧重”的原则,合理确定两市发展重点。工业方面,要紧紧依托青岛这一制造业“龙头”,突出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力度,使日照成为青岛发展工业的配套基地、加工基地、生产基地;农业方面,则尽快把日照建设成为青岛市和半岛城市的“菜篮子”和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另外,大力促进青岛的旅游、金融、商贸、会展和现代物流业往日照的延伸、辐射。而这种务实的态度也保证了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现在看来,双方在交通和旅游方面最有可能率先形成良性互动。青岛是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2008年还将承办奥运会帆船比赛,而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未来两年将连续举办国际性帆船比赛,双方可以一起开发旅游资源。而据记者了解,实际性的成果是双方将着手共同论证开通青岛—日照海上旅游航线的可行性。在交通方面,针对青岛的滨海大道项目,日照也在谋划修一条同样集旅游观光、运输功能为一体的道路与青岛对接,使滨海大道贯通青岛和日照全境,使两市旅游资源和交通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张延天表示,等青岛至黄岛海底隧道开通后,青岛至日照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可以更好地营造“同城效应”。
区域联合需主动出击
分析青岛与日照两市交流合作关系的形成,与日照市的积极主动和青岛的热情回应是分不开的。2004年4月,日照市成立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于建成担任组长,各部门一把手作为组成人员,并在市计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计委主任王泽晓担任办公室主任。接轨办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放下架子、积极主动向青岛靠拢,而日照的举措也得到了青岛的积极回应。
以4月26日为开端,青岛和日照的互动频繁而有序。根据《框架协议》确定的事项,两市之间开展了积极务实的交流沟通和双边合作,青岛市和日照市29个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也对口签署了合作协议,有5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近1000余人次前往日照考察访问。12月7日,青岛市组织了近80家企业(其中20家外地在青投资企业)赴日照考察,通过分组对口交流洽谈,初步就种植纸浆树种、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岚山港液体码头二期工程建设、港口扩建等事宜达成20个项目合作意向。
张延天表示,经济合作超越了行政力量,但又离不开行政力量,所以比较松散而有效的合作机制比较理想。市长联席会议双方轮流召开,必要时可以随时召集,但最少要每年一次。根据讨论的事项不同,参加会议的成员可变、人数不限,这种灵活的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双方政府、企业的合作。而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的确定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新起点。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