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两年发布一次的台湾所谓2004“国防报告书”于12月14日出炉。与以往的台湾“国防报告书”相比,新版“国防报告书”最突出的就是“战争味”和“金钱味”极浓。台湾当局显然是想借渲染战争气氛,以便达到通过巨额军购的目的。
与往年的报告书相比,今年台湾当局对它的重视显然已经提升到“最高级别”,因
为陈水扁亲自提笔作序。台“国防部”高官透露说,在新出炉的“国防报告书”中,陈水扁首度以“三军统帅”的身分写序;里面含有他在台湾“国安”高层会议中有关军事互信机制的表述内容。
新版“国防报告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大力宣扬台湾当局面临的“威胁”。在“国防报告书”中,台“国防部”强调,军购案不能再拖。“国防报告书”特别把解放军,甚至是“第五纵队”的破坏攻击纳入所谓“反恐作战”的范围。台当局此时发表这样的“国防报告书”台湾当局是怀有什么样的险恶用心呢?它的欺骗手段下的秘密是什么呢?
强调威胁 目的是奔军购案而去
台当局2004年的最新版“国防报告书”之所以如此浓重地渲染大陆威胁论,其根本目的就是强行通过军购案。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国防报告书”公布的同时,外界关注的6108亿元军购预算第六度在“立法院”闯关,面对在野党扬言退回重编,甚至删剪一半预算,“国防部常务次长”胡镇埔立场强硬地表示,军购案预算不会重编。
台民进党当局的6108亿的特别军购预算案五度在台受阻,台朝野都强烈反对这预算案。台湾11名中央研究院院士于9月份连署发表专文,反对“立法院”通过新台币6108亿的特别军事预算;近200位退役将领“史无前例”地联署发表声明,反对6108亿元军购案,多位大学校长也加入联署行列;台“民主行动联盟”、“反六一○八军购大联盟”也举行“反军购、和平爱台湾大游行”誓师记者会;台湾社会各界数万人于9月25日下午,更是以实际行动冒雨走上台北街头,反对当局提出的台湾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军事采购案。
台湾《联合报》民调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民众对军购案持反对意见,而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即便6108亿元的军购案预算能够通过,军购也无法给台湾带来和平与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台当局在“国防报告书中”大讲“大陆威胁论”目的就明确了。
重弹所谓“军事互信机制”老调 隐藏着“两国论”
最为显眼的是台当局重弹所谓“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老调。早在2002年台“国防报告书中”,台当局就首度提出所谓的“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其分为近、中、远程三个阶段。近程为“从一般性的国防资讯公开,逐渐增加军备透明度;落实海上人道救难协议;军事演习要慎选区域、时机,军事行动及演习事先告知,并要透过海基会和海协会建立沟通管道”。中程为“双方都不采取针对性军事行动、建立两岸领导人热线机制、中低阶层军事人员交流互访、相互派员观摩军事演习及双方军事基地开放参观、建立军事高层人员安全对话机制、定期举行军事协商会议、海军舰艇互访、划定两岸非军事区、建立军事缓冲地带、军事资料互换、落实检证性措施”。远程为“结束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定”。
然而,报告只字未提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前提,即一个中国原则,也未对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有所承诺,更没有对国家统一前途作出应有的交代。由此可见,这是台湾当局正在不断推行“去中国化”的台独行径。民进党冠有“台独党纲”,而且在两年多的执政期间内,不承认“一个中国”与“九二共识”,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并推动“文化台独”、“经济台独”。在这种情况下,大陆怎么可能相信台湾方面的政策不是走向独立的政策呢?其实,按照陈水扁的“军事互信机制”就是制造一个两岸永不统一的现实,实现其台独的目标。这明显是“两国论”论调的重谈,是在制造一种和平假象。(徐冰川)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