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惯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关注焦点
■明年宏观调控将强调市场手段和结构调整
■中国不能满足于做低水平的世界工厂
■新的合作化正在中国农村兴起
12月19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大
商业评论》2004年管理年会上进行主题发言,要点如下:
一、四大惯性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厉以宁认为,经济增长的势头是挡不住的,今年年初预定经济增长率7%,但是年终看来,会到9%。明年怎么样,根据现在所分析的情况来看,明年不管国家计划定多少,但是实际增长率可能在8%到8.5%之间,经济增长是挡不住的,主要从四个面进行分析。
第一点,有投资的惯性,因为很多在建项目已经下去了,投下去了,这样的话投资的惯性存在,将会使得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率;第二点,现在主要的经济增长除了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以外,还要靠民营经济、靠外商的投资。而民营经济跟外商投资这不是计划所能够控制住的。它是根据市场经济来调节的;第三点,增长势头之所以挡不住,因为中国目前正处在消费升级的阶段。消费升级表明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且是要求能够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消费升级并不和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滞销是直接联系的,滞销一般的服装,这些东西,但是真正人们所需要的商品仍然是有带动经济增长的势头;第四点,当前经济增长势头压不下来,因为中国正处在有成长期的固定资产大规模更新的阶段。固定资产大规模的更新,主要原因是因为现在市场竞争更激烈了,环保的要求更严了,国家对于资源的控制也更严了,因此就要求能够更换成消耗原材料少的、消耗能源低的这些设备,要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小的,环境污染小的,在成长期中,有一个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的高潮正在慢慢兴起。所以根据以上四个原因,消费惯性的存在,民营经济跟外商投资的继续增加,消费的升级和成长期的固定资产的更新,这就保证了我们经济能够继续以比较高的速度发展。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成为关注焦点
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挡不住的,但是目前来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更重要的。
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有三个指标来衡量,第一个指标资源消耗率的降低,单位GDP的增长中,如果GDP增长这么多,资源消耗率能够降低,这就表示增长质量提高了。第二个指标,环境破坏程度的减少,任何增长都要损害环境的。包括它排废气,排废水,它没有超标,没有超标不等于没有污染,因为从总量看是增加了,只是从浓度方面看还没有超标。所以说任何增长都会给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在GDP增长过程中,增长值提高表现为我们GDP的增加,而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步减轻,破坏的环境能够被修复改善。第三点,就是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的程度,一定要有自主知识产权。必须有绝招,有过硬的本领,有自主知识产权。凡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就能够挺过这个大风大浪。躲是不行的,所以从资源消耗率的降低,从环境破坏程度的减少,从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来看,我们经济增长质量需要提高,就是通常所说的增长模式要转换。从粗放型转换成集约型的增长模式。
现在我们提一个问题,过去谈了这么多年要转换增长模式,为什么到现在问题还存在呢。还没有转换呢,仍然是粗放型的呢,这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个原因,多年以来,很多产品还是用计划价格控制。在计划价格控制之下,因此它消耗原材料,尽管消耗得多,它成本并不增加好多,比如用电它可以大量用,耗电耗原材料这是多年来计划经济造成的影响;第二条,我们的市场是在扩大之中。在市场扩大速度很快,因此尽管是粗放管理型,企业只要产品能好消就行了。所以市场扩大范围,企业觉得没有必要转换了;第三点,它为什么难呢,你要转换,必须涉及到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规定资产的更换的问题。增长模式讲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关键在哪里,不是人们认识不到,而是体制改革滞后了,所以要转换经济模式,要把经济增长质量放前面,首要问题加快经济改革,只有加快改革,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三、明年宏观调控将强调市场手段和结构调整
厉以宁认为,宏观调控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明年的宏观调控它跟以往有两点重要的区别。
第一点区别,它是强调了用市场手段,多用市场手段,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不然宏观调控就变成行政命令的代言词。但是从现在看来,今后会强调用经济手段譬如在财政政策方面,今后趋向于稳健,财政赤字不要大,不要光依赖于政府投资,加大财政赤字就能带动经济,要改成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也是稳健的,稳健就是宽紧适度的。
第二个方面,宏观调控中更强调是结构调整。结构调整虽然是个长期的产业政策的问题,但是从短期来说,宏观调控是有用的,它是区别对待,不一刀切,某些需要国家支持的部门,还得再继续让它们在信贷方面宽一点,所以宏观调控肯定下一步,是明细化,就得按照区域按照部门来区别对待。更能体现有保有压这个精神。
调整利率是不久前刚做的。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调整利率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调整利率首先起到的作用是防止生产资料的囤积,因为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固然有市场需求的一面,可是不要忘记,还有人为地操作一方面,因为从银行的贷款利率低,我就买了生产资料,超正常储备。所以说利率过低,助长了对生产资料的囤积行为。一种投机行为。所以利率的提高,有助于这一点,对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起作用的。
还有利率的提高,刚刚这么一点,利率还是负的,为什么一步到位不行?从宏观经济中大家都知道,宏观调控是微调,微调就相机抉择,碰碰试试再改改,你先调一下,行不行,物价能挡得住吗,挡住了那就以后不用再调了,何必一开始就一步到位呢,如果挡不住还有第二次再调,保留了空间还比较大,所以一般都是这样的。一步到位反而显得很被动了,调过头了,那怎么办呢,马上就降是不合适的。这个政策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你刚调升马上又降不行,所以利率的调整,这次是可以的,并不一步到位,但是信号已经出去了,如果控制不好,第二次调整还有余地还有机会,所以明年的宏观调控从这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国外老担心,有人说,这个宏观调控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从此下来了,看来是不会的。明年的经济增长不会受这个带大的影响,这是第三个问题。
四、中国不能满足于做低水平的世界工厂
厉以宁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怎么走,这是最近一个阶段提得比较多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讨论。
我们首先要看,有的经济学家提出来,中国既然是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得比较晚,是不是能够跳开重化工阶段,因为重化工阶段污染比较严重,过去的发达国家都是经历过重化工阶段,看看中国能不能绕开这个阶段,直接进入IT产业,这个学术界的讨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我们应该这么说,小国可以,大国是不行。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有我们自己的基础工业。
还有,我们有时候老爱自己讲,我们已经是世界工厂了,中国现在有人也这么说,但是你应该看到,这是低水平的世界工厂。为什么?外商的投资进来,增加了国内的就业,增加了税收。但是其中打一个问号,为什么呢?因为增加的税收当中是以牺牲了本国企业的利益作为代价的。因为外商的税收是减免的,内外企业所得税率是不一致的。增加了就业是个问题,然而带来的问题是自主知识产权是他的,他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利润如果他独资的话,他拿走了,消耗的能源是中国国内的电源,中国的电力又紧张,你消耗的电力给他了,中国的石油紧张,石油给他用了,污染则留在国内。所以这个低水平的世界工厂是前一个阶段有的,今后应该是适可而止的。
我们要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就是说我要成为一个创新的中心,一个创造的中心,而不是个简单加工制造的中心,一个简单的加工制造业中心不仅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有最新的技术,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说是真正使中国走向工业化道路。
五、中国农村的三大变化
厉以宁说,怎样进一步扩大农村的市场?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我们可以说主要是看农村的购买力怎么样?农村购买力如果不断增加的话,那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的国内市场是不断扩大的。最近一个阶段,我在全国走了七个省,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走了七个省农村我发现中国农村出现了3个新的情况:
第一个变化是,新的合作化正在开始。新的合作化跟老的合作化是不一样的,老的合作化都感到那个合作化是计划经济下的,新的合作化在很多省看到农民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有的地方合作的组织名字叫协会,有的地方叫做农工商公司,有的地方叫经济联合体,有的地方就叫做合作社。不管它的名字是不是一样,它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农民是把或者自己保留自己的生产自主权,在承包的土地上继续进行,但是参加了专业协会,协会作为集体的代表跟外面打交道,搞营销,这样的话农民就分享到营销方面的利益。
还有一种形式是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了,农民使用权入股以后,这种情况之下,这种新的合作组织就形成了。农民从这里能得到好处。这就是中国农村新的合作化从浙江到甘肃我都看到了。新的合作化的势头正猛着呢,这给农民带来一个新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科技下乡,真正的科技下乡了,过去讲的科技下乡停留在表面上,真正的科技下乡靠什么呢?是靠现在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特派员是这么回事情,农业科研所、农业院校的这些有专长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有的就停薪留职自己报名参加科技特派员的队伍,然后根据你的所长到一个地方的农村去,跟农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他把他们的技术教给农民,从这里得到好处。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谈技术培训,现在谈技术培训,着重的农村的,是要来的民工给他进行培训,技术培训便于找到工作,但是这个事起作用,但是量太少了,现在中国农村多于劳动力1亿五千万,这多余的劳动力能出来这么多们,分批出来,一年出来不过出来几百万人,更多要留在当地的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留在当地的农民接受技术培训,他就可以增加收入了,科技特派员制度下乡了,等于教了农民的新的技术,新的养殖技术,栽培技术,什么技术,这个大面积的搞,农民可以就地脱贫致富了,外出打工的技术培训重要,这是中国农村发生第二个变化,就是科技下乡了。
第三个变化是,很多地方的经营观念改变了。刚才讲的,新的合作化正在开始,科技正在下乡,农民的经营观念已经完全慢慢改变了,甘肃定西,你想那个地方是没水的,一年就靠下雨,它怎么办,它现在搞的是121工程,什么意思呢,就这样的,每家有100平方米的水泥的庭院,2是两个水窖,一个水窖在地下好几米深,下雨天水通过水泥的庭院,通过沟流入两个水窖,一个水窖的水清的,加点明矾什么的能饮用,一个水是一般的,浇园子的喂牲口的,第三个121,加了一个沼气池,所以整个经营情况变了,这个是当前中国农村出现这一个情况,中国农民的收入是提高了,明年估计还要大力搞,所以大家有空到农村看看,农村的变化。
这个情况表明中国农村的情况在发生变化,中国讲到中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分析,我们经济增长的势头是挡不住的,宏观调控只要用得好,对经济不会有妨碍,只会加快我们经济的增长,农村的购买力正在起来,农村的变化将是明年的大事。(注:文章标题为编者加。)
新闻背景:厉以宁小传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因其较早提出并一直坚持将股份制作为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被称为“厉股份”。
193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的厉以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于经济学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厉以宁教授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厉以宁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这一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他的这一理论与政策主张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此理论界与政策制定者广泛接受。他的理论与政策主张促进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最高奖)等。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0年后的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资本主义的起源》等。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