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既是一篇需要创新的大文章,又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青岛港这个国有特大型港口企业十多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们读到一篇搞好搞活、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范文。
常胜将军呕心沥血
十多年
前,具有百年历史的青岛港年吞吐量仅有2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也不过2万多标准箱。而截至2004年12月3日,青岛港当年吞吐量已猛增到1.5亿吨;到11月2日,集装箱当年吞吐量已完成425万标准箱。十多年间,青岛港累计为国家净增108.2亿元优良资产,上缴国家各种税费54.8亿元。
青岛港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很多,但人们都称赞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为青岛港的改革与发展立了头功”。常德传1968年由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从装卸工一步步干到青岛港务局局长,造就了勇于决策而又避免失误的胆量和魄力。1989年他从局党委书记改任局长后,借青岛港由交通部下放地方管理之机,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劳动、工资等制度的改革,使青岛港旧貌换新颜。
常德传领导1.6万名员工咬定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不放松,发誓要搞得像模像样。
他屡屡抢得青岛港大发展的先机,举全局十年之力,完成了主战场从老港区向前湾港区的转移,开辟了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广阔天地;历经4年锲而不舍的努力,用超常规的建设速度分五期建设了32座180万立方米油罐,把黄岛二期油港由一条“虫”变成一条“龙”;1995年,抓住日本神户大地震港口陷入瘫痪的机会,与中远集团合作开展国际集装箱大中转,使青岛港成为我国沿海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
常德传始终坚持“员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的原则,努力把青岛港建设成为一个充满亲情、人气旺盛的大家庭。他视职工的岗位为命根子,划定了一条硬杠杠,谁让职工下岗失业,就先叫谁下岗失业。虽然全局先后转岗分流上万人次,2003年又缩编1700多人,却没有将一名员工推向社会,实现了人人有岗位,人人创效益,2003年员工人均收入达4万元。为解除员工最大后顾之忧住房问题,十多年共购建了近7000套房子,人均居住面积由4.5平方米增长为现在的28平方米。候工室、浴室、食堂等都今非昔比。广大职工成为港口改革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常德传荣获了全国首届“创业企业家”“新世纪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百名杰出企业文化功勋人物”和“我国首批高级职业经理人”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万众一心兴港富港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这句与青岛港共存亡的誓言,铭刻在万名青岛港人的心中,变成了他们的自觉行动。
10多年来,青岛港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港,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拥有了中国大陆港口中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的矿石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及规模最大的EDI中心,构筑起集装箱、煤炭、石油、矿石、粮食五大发展优势,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重要的煤炭出口基地、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昂首跨入世界亿吨大港行列。这一切都是万名职工团结一心、兴港富港的结晶。
在前湾港兴建的日子里,青岛港建港指挥部从老市区跨海搬往黄岛,建港工程处从黄岛大本营迁往工地。尤其是到了工程冲刺的关头,许多人都是连续十几天奋战在现场,吃住在工地,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2002年,全局仅用不到9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将老港区拥有的50多条国际航线、每月310班班轮、40余家船东、10余家场站、数以千计的代理和货主构建的航运网络,全部转移到了前湾新港,揭开了青岛港发展的新篇章。
青岛港凭借多年创出的一流队伍、一流管理、一流服务,迎来了更多的国内外客户和合作者。2003年7月21日,青岛港与英国铁行集团、丹麦马士基、中远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前湾集团集装箱码头合资项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英国首相布莱尔亲自参加了这一盛事。“三国四方”成功合作,青岛港不仅引入了8.87亿美元资金,而且引进了技术、管理和箱源,使青岛港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
振超精神无处不在
青岛港改革与发展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涌现出一个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肯定,为中国工人争了气、增了光。
当青岛港集装箱码头西移黄岛前湾港后,集装箱桥吊队队长许振超带领他的团队,向世界纪录发起一次又一次冲刺,创造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被集团命名为“振超效率”。之后,又将每小时单船效率339自然箱这个世界纪录提高到381自然箱。
“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在许振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有作为,才有地位”,一个扎扎实实学习许振超的活动,在全青岛港持续开展起来,振超精神无处不在,振超效率你追我赶。
前港公司卸船队一举创出每小时5698吨的矿石卸船效率,打破鹿特丹港保持的世界纪录,集团又把它命名为“孙波效率”。大港公司、西港公司在纸浆作业中先后七次刷新世界纪录,使青岛港保持着综合装卸率1925吨的纸浆装卸世界纪录。
青岛港还涌现出了1200多项绝活儿,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显新穿针”“王啸飞燕”等“十大”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吊车工赵显新操作吊具从40米高空急速下行,停钩、颠钩一气呵成,并能在1分30秒内将固定在桥吊吊具上的钢筋插入地面上的矿泉水瓶中,毫厘不差,堪比穿针引线。
青岛港正进入改革与发展的最好时期,新的巨变又已开始。(新华社记者 张荣大 王宇
青岛12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