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先后安装了“家校联系系统”,学生上下学时只要在校门口刷卡验证身份后,电脑终端马上把学生到校、离校的时间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通过该网络,老师还可以随时将学生在校表现、成绩等情况通过手机发给家长,实现家长与学校的零距离沟通。
尽管家长和学校对这一新模式纷纷叫好,但学生却担心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
■记者目击 五秒钟家长接到短信
日前,普陀区曹杨五中七年级的王同学7时01分到学校时,只见她自觉来到校门口附近的一台扫描仪前,伸出磁卡,红光一闪,扫描仪上就读出数据,显示王同学的名字与班级,整个过程不超过2秒钟。
随后,扫描仪把数据即刻传到电脑终端,由终端发出短信息给王同学的家长:"您好,您的小孩王XX已于2004-12-137:01安全到达曹杨五中,请您放心"。从刷卡到发送短信,整个过程仅花了5秒钟。
曹杨五中七年级的一位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一个月前,该校安装了家校联系系统,该班共有44位同学,有29位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使用家校联系网,每位家长提供固定手机号码,每月交纳10元服务费。现在,这些学生们上下学时只要刷卡验证身份后,电脑终端马上把学生到达、离开学校的时间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各方说法 家长:八成赞成
开通家校联系网后,一些学校曾经向部分家长作了调查,赞成开通该服务的占八成,反对的家长占一成,大部分家长对数字化的沟通模式持满意和支持态度。黄浦区一位邓姓家长说,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在上学前与放学后的行踪,接到校园短信后,心里就有了底。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诸如家长会、家访等,缺乏个性化和互动性,特别是信息量不够,对孩子的成长缺乏全面的把握。数字化模式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随时掌握学校的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沟通。
学生:被电脑冤枉
曹杨五中的一位张姓同学向记者抱怨道,昨天早晨,她和同学一起7:10到校的,可是不知何故,她母亲到7:40才收到短消息。晚上放学一到家,母亲就追问,早晨半个小时去干什么了。小张说道:"我向妈妈解释了半天,最后是同学作证,妈妈才相信我确实是7:10到校的。现在,我很担心电脑出错。"
另一个学生也说道,这种方式方便了学校和家长,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可苦了,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对老师和家长也容易产生戒备心理,自己总是担心老师会利用这个系统向家长"告状"。使用这个卡以后,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控制,毫无隐私可言,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
老师:不轻易"告状"
曹杨五中的一位张老师告诉记者,如何管理好学生是一个难题,这种方式能保证信息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老师利用电脑发短信,主要发一些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学习动态、心理变化、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此外,家长可以随时获得学校的各种公共信息,比如,何时开家长会,何时考试,秋游何时结束等。老师会保护各位学生的隐私,不会轻易发布可能涉及到学生隐私的信息。
■专家观点 家校联系要有度
复旦大学社会学家胡守钧教授指出,家长和孩子在信息量上存在着矛盾。家长往往希望百分之百了解孩子,而孩子则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家长如果完全"掌控"孩子动向,孩子没有一点隐私,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反过来,如果孩子隐瞒家长的信息过多,家长对孩子了解太少,也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
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当把握分寸,如家长应该知道什么、不应该知道什么、老师发哪些信息应征求学生的同意等,尤其应注意要保护孩子一定的隐私,这关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记者杨玉红)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