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检查一下,在貌似开放多样化的表象之下,我们还有多少种未及开放的僵硬思想,要向健康、个性化、富有创新能力的未来迈进,这将是一种隐形障碍
我相信对于北大来说,这是一条很小的新闻: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位女博士当上了西班牙某橄榄油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形象代言人。然而,却引来众多报道和
讨论,标题千篇一律:“北大女博士担任形象代言人”,煞是惹眼,焦点无非是女博士“该不该”和“能不能”的问题。
无论怎么讨论,赢家都是那家橄榄油生产商。将形象代言人的选择范围圈定在清华北大并最后选中了女博士,真是深谙中国人的社会观念和思维习惯。
有人说这是进步:11年前,北大女生曾经向刚刚兴起的选美说不;11年后的今天,北大女生竟然在校园之外担任产品的形象代言人,足见观念变化之巨大。
只是在变化的底下,我们仍能看见僵化与偏见的阴影。
“北大女博士担任形象代言人”的新闻,也让我们想起去年“北大才子卖肉”的旧事,它们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生道路应该朝同一方向而不变,否则就等同于失败和怪异。某类人只应该做一些事而不能做另外一些,不是因为其个性特点或才能使然,而是因为出身门第、天生相貌或教育经历。
看来,僵化仍左右着社会普遍观念和人们思维习惯。老年人参加高考、读大学近年屡见报端,只因为我们一面谈论终身教育,一面在头脑中认定,高考只是孩子们的事,结果是考的和看的人都带点表演意味,没了平常心;女子一入了大学,似乎便不宜再抛头露脸去选美,选美者若能拿出一张大学文凭便是自抬身价的好手段———以致有人不惮冒着被戳穿的风险睁着眼睛说谎;最近一档谈论中学生早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问起如果孩子身边有“染黄头发、戴耳环”的女友怎么办时,几个刚才还表示开通的家长马上表示“不行,要制止的”———染了头发是否就有很坏的品质,似乎没人质疑;女博士做了代言人,马上被讥讽为“读到博士还能漂亮到哪儿去”,而她自己则忙着声明:女博士也不都是刻板木讷、眼神呆滞的,也爱美,当形象代言人不过是“副业”,收入只是象征性的,主要为了推广健康生活理念……
问题是,女博士为什么不能去做形象代言人?这样一个插曲,也许会为她的人生打开另一扇窗,带来另一些可能性。没有人生来就是博士,也没有人注定要成为形象代言人。除了非法违纪、有悖道德规范或损害他人利益,一个公民是可以做任何事的,只要她愿意。北大女生固然不必如11年前那样拒斥选美,秀了美色也不必用来证明什么。即使是在卖肉谋生,或者凭着美貌形象赚钱,高等教育背景应该仍存在他或她的头脑和表情中的,就能让他们受益无穷。
除非,这高等教育,不过是一堆每过几年就被彻底更新的专业名词;才子们的成长过程,就只有死记硬背、机械应试,并不涉及思维训练和情商培养———而这,正是现实教育制度的致命伤。眼下,我们最可悲哀的不是人才的浪费,而是受了多年教育之后,人们依然不能拥有与其专业技能相应的健康人格和民主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种种。
观念的樊篱就是人生的樊篱、社会发展的樊篱。不妨检查一下,在貌似开放多样化的表象之下,我们还有多少种未及开放的僵硬思想,习惯着多年来形成的僵化、单一、非黑即白的逻辑方式?要向健康、个性化、富有创新能力的未来迈进,这将是一种隐形障碍。(姜泓冰)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