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市纪委等四部门不久前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相互吃请及工作日午间饮酒的规定》。这本是个赢得社会称道的规定,但却受到了当地餐饮业老板的质疑。
当地美食街40多家餐饮业主联名表示:规定阻碍了下岗再就业,阻碍了农副渔等产品的繁荣与发展,阻碍了电、气、水、交通
等工业产业的发展,不是一个科学的决策。原来,自“禁吃禁酒令”下达后,日营业额约30万元的“凤凰美食街”,近来日渐萧条,一些饭店开始关门、拍卖和转让。
“禁吃令”阻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说法,我觉得不免有些偏颇。的确,据报道,芜湖的凤凰美食街有63家经营户,3年来发展势头很快,餐饮营业销售额在芜湖市区占有相当的比重。但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公款消费的居高不下,是公共财政的巨大浪费,是政府形象的严重污损,是人民群众的尖锐批评。
美食街的确为下岗工人提供了诸多的再就业岗位,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依托公款高消费的支撑,即使可以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可它所能提供的公益贡献依然是有限度的。事实上,餐饮业暴利的主要赢家是经营者是所有者,而非从业的再就业职工。一些餐饮业主说“规定阻碍了下岗再就业”,这纯粹是拿再就业岗位当托辞,更何况这种受益是以损害公共利益为前提和代价的,是以损害党风和政府效能为前提和代价。该美食街每年上缴税收580万元以上,其中公共财政的浪费和付出无疑是高昂的。换句话说,“禁吃禁酒令”倘能坚持下去,每年节省下来的财力可以安置多少下岗工人啊。所谓“公款消费不光对我们饭店业主是有利的,也等于给了下岗工人活路”的论点,经不住驳斥。
应该说,“禁吃禁酒令”给当地的餐饮行业提出了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何抛开公款消费,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在创造更多的利润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这才是餐饮业主下功夫思考的问题。
刘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