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3年全国2692家大企业集团的名单中,我省有292家入围,总数居全国第一位。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我省经济没有出现大的震荡,并且GDP首次超过江苏,跃居全国第二位。
有关专家认为,与浙江近年来崛起的以“小产品、大产业”为特色的“小狗经济”相比,我省正
在崛起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群象经济”。
大集团领衔大产业
今年7月,我省确定了新的20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名单,这已经是我省“大企业集团军”第三次扩容了。据了解,在这200户企业中,其中95家涵盖了我省刚刚确立的电子信息、汽车、家电等七大产业链。实际上,这七大产业链正是依托这批大企业集团确立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我省调整后的136户名单里首次出现了民营企业;到2004年,200户名单里已经出现了75家民营企业,如果加上8家外资企业,非公企业已经占到了41.5%。国企民企比翼双飞,开始发出震撼市场的力量。
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处于亏损状态的兖矿集团,依靠不断创新的“综采放顶煤”技术,成为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首家同时在香港、新加坡和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多年来占据中国煤炭对日出口45%以上的份额。今年以来,在全国20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的情况下,兖矿集团积极挖掘煤炭生产潜能,成为全省稳度用电高峰的重要保障,充分显示出本土大企业抗风浪、保安全的素质。
民营企业丛林集团的表现则更显示出我省“大企业集团”战略的优势所在。2002年7月20日,世界上首台万吨挤压机在这里通过验收,科技部认为这是我国继上世纪60年代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后,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进步,标志着我国列车制造终于摆脱了国外型材的垄断束缚。专家分析认为,装备工业的崛起不仅是一个区域产业升级的表现,而且也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元素。
在大企业集团不断扩容的过程中,我省经济实现了发展与稳定的双赢。以钢铁行业为例,5年以前我省钢铁总产量还不到400万吨,现在是1400万吨,其中济钢、青钢、莱钢三大企业集团就占了80%的份额。同样是这三家企业,5年以前的总产量还不足200万吨。三大钢铁企业崛起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国债实施技改,产品档次和结构都攀上了一个新台阶。
大企业主导区域稳健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上是否有影响,重要的一点是有一批叫得响的本土大企业。我省多年来依托一批国有企业培植本土大企业集团,目前大企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在与广东、江苏、浙江等兄弟省份的角逐中,我省正在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广东的特点是“加工贸易”发达,江苏是典型的“外资拉动型”经济,浙江则是“民本经济”的典范,而我省的特点就是“大企业经济”。
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认为,与浙江近年来崛起的以“小产品、大产业”为特色的“小狗经济”相比,我省正在崛起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为特色的“群象经济”,其步伐更稳健,辐射的范围和延伸的领域也更坚实、更广泛。
如今,从富庶的胶东半岛到奋起直追的鲁西北地区,都有一批大型企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扩张的依托。青岛的海尔、海信等“五朵金花”蜚声中外;鲁西聊城的时风农用车开进千家万户、宇通客车行驶在金光大道上,德州皇明太阳能、滨州魏桥纺织都是同行业的佼佼者。虽然我省也存在区域之间的相对不平衡,但经济没有出现大的凹陷地带。
“群象经济”喜中有忧
省统计局工交处处长谭杰认为,除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外,三个方面的因素是“群象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
一是雄厚的基础工业支撑有力,煤炭、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目前,我省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居全国第二位,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水泥产量也居各省市区之首。这些资源优势,在我省都直接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是丰富的农副产品,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得以开足马力。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棉花、油料、畜牧产量稳步增长,为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而通过就地就近加工增值,又为降低成本费用,增加企业收益创造了条件。
三是国有控股工业和大型企业是盈利的主力军。2003年,全省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97亿元,税金364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2%和53.1%,利润、税金绝对额比江苏分别多237亿元、122亿元,比广东多90亿元、48亿元。
冯群力认为,“群象经济”的崛起固然令人欣喜,但背后存在的隐忧也不容忽视。首先,在我省大企业中,国有企业仍占据半壁以上江山,今后一段时间内,改制任务十分艰巨——“大象”抗风险能力强,但存在转身相对缓慢的缺点;其次,工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盈利的主导产业依然是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盈利较少。此外,我省企业还存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偏低、福利费用不足以及税务、财政负担过重等特点。这些不仅降低了"群象经济"吸引人才的优势,同时对新生“民本经济”力量的崛起也形成巨大的制约。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群象经济"的丛林之旅注定仍将风雨兼程。 □本报记者 袁涛 新华社记者 邓卫华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