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无论是深圳户籍人口,还是外来打工者,只要在深圳市辖区内意外受伤或突患急病而无力支付医疗费,都将有望得到最高1万元的医疗救助资金。在12月2日深圳市政府举行的“红十字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慈善晚会”上,市民关注已久的红十字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正式启动,该市副市长梁道行呼吁社会各界踊跃捐款,使更多贫困急
重病人受益(新闻详见12月3日《南方都市报》)。
城市的成长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它是物质和精神财富长期积累的结果。像深圳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短短时间,从一个荒凉偏僻的小渔村,成长为繁华都市,离不开无数外来工的默默奉献。因此有人说,民工兄弟就像城市的“脚手架”,高楼大厦是通过他们一砖一瓦垒起来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洒下了血汗,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一纸户籍将他们挡在权益门槛之外,不仅工资待遇与城里人有别,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以及其它公共福利也大都与他们无缘。
在建设城市的时候,讲究“五湖四海”精神,广纳四面八方的力量,为什么在分享发展成果时却把外来人口排除在外呢?在部分外来人口超过本地户籍人口的城市,这种矛盾更加突出。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在城里生活多年,在城市生儿育女,身心已经融入城市,可他们的命运却始终离不开漂泊的状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张张功能各异的社会保障网为城里人撑出片片绿荫,而自己只能无奈地做一只“漏网的鱼”,寂寞地游动在缺乏保障的生活的海洋里。
无论执行什么公共政策,举办什么公益行动,都要先看看参加者拥有什么身份,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虽然外来人员已在事实上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仍然“对不起”,将人家推出门外———这种不可思议的事,如今仍然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尤其说到社会救助的事,居然还要看户籍,就显得更为冷漠和可怕。如果外来人员仅仅因为户口不在本地,就得不到救助,我们社会的责任何在?
在劳动力流动越来越频繁的社会,有的人头上总是拖着一根笨重的户籍“辫子”,显得那么不合时宜。我们的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网建设,不能总在城里人的小圈子里转悠。打破户籍的壁垒,享受更多平等的待遇,已成为燃烧在广大外来工心中的渴望。
深圳市此次启动医疗救助专项资金,“救助对象不分户籍”,可谓一个良好开端。它显现了对外来劳动者的人格与生命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关爱。尽管只是在“救命钱”救助上不分彼此,我想,也会给他们带去莫大希望。那么,下一步,要到何时,大家才能真正“不看户籍看贡献”,平等享受城市公共福利,公平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呢?对此,外来人员在期待,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期待。张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