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正文  
滚动新闻
上海小学:期中考试取消后 学生减负了吗?
青岛新闻网  2004-11-28 20:04:24 新华社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11月份,当全国各小学学校正如火如荼进行期中考试时,上海的小学生们却看似过得“轻松”:自今年下学期开始,上海市所有小学一律取消期中考试,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测试与考查。  

    “有形”与“无形”的考试

    期
中考试一取消,上海各小学学校操场上,课间休息“人气”空前高涨,踢毽子、打篮球、跳绳、玩游戏……暂时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的小学生们,忙着热闹嬉戏。

    虽然快乐地告别了期中考试,但孩子们却始终轻松不起来。

    “期中考试在爸妈心里很难取消。他们担心我学习成绩因此受影响,买了一大堆期中考试模拟试卷。”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三年级学生钱怡洲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班级里类似钱怡洲“学校减压、家长加压”的情况,占到一大半。被各种教辅材料充实的书包像一块块硬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有的学生体重不足30公斤,书包却有近10公斤。更有学生不堪书包重负,用起了像行李箱一样可拖着走、带有轮子的书包。

    再看看任课老师,期中考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三天一次突击性小测验。一位名叫宋霞峰的小学数学老师告诉记者,进行突击性小测验目的是“让学生习惯在常态下进行检测,以便更快、更准确地获得知识反馈。”

    取消期中考试,说到底是为了将分数模糊化,淡化竞争,从而起到减负效果。但在记者随机采访的5位同学中,有4位表示取消期中考试并没有带来轻松感,反而更紧张。

    问及原因,孩子们纷纷表示:不管大考、小考,考试成绩都将按比例以平时成绩,记入小学生成长手册作为升学档案。“为了在档案中留下漂亮一笔,增强升入理想中学的竞争力,就算突击测试也不可小视。因为突击,神经常处于‘一级备战’状态,很少有放松时刻。”  

  “减负”的“跷跷板效应”

    让自己的孩子轻松成长固然是好,但家长一想到孩子未来的出路,又只能硬起心肠“添砖加瓦”——学校不布置作业,家长布置;学校不发辅导资料,家长大量购买;学校不补习,家长请家教……对于老师来说,一边胆战心惊地实施减负,一边还要考虑头上的考核指标,暗箱操作“应试教育”不在少数。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威说,由于对“减负”内涵缺乏正确认识,现阶段的“减负”易出现“跷跷板现象”:一端高举“减负”大旗,一端设法补偿“减负”带来的所谓“损失”。说到底,大多数教育者自身都难以在“跷跷板”的两端找到平衡重心,家长就更难拿捏分寸了。

    面对取消期中考试,家长分成了“保考派”与“撤考派”两大派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保考派”的人占大多数。他们认为:知识是需要反复巩固才能掌握的,期中考试作为检测孩子半学期学习质量的‘晴雨表’,老师、家长可系统地掌握情况,以便及时查漏补缺。他们表示在升学考试未取消的前提下,取消期中考试,只能让压力后移,“减负”效果难以达到。

    一位姓许的家长更说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孩子年龄小,学习缺乏自主性,有学校减负‘撑腰’,担心孩子过度放松、成绩滑坡。没有好成绩,就考不上好大学,没考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前途。这就是现实!”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对取消期中考试大加赞同。原因是“童年让孩子快乐成长,比拥有高分更有价值。减负不能仅停留在制度表皮上,关键是要让减负工程进入头脑。教育者和家长的观念要改革,否则减负永远只是‘换新鞋走旧路’的把戏。如此一来,减负花样越多,学生就越遭罪。”杨小威说。    

    减负“顽疾”需“对症下药”

    除了取消期中考试外,广东、上海、浙江等各省市教育部门纷纷使出减负招数:

    课后不留作业、推迟和缩短上课时间、让孩子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学生的作业量减少了,在校时间缩短了,自由活动时间增加了。

    减负的号角高举,但减负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长钱耀邦透露说:“从上海一些学校的减负效果看,学生轻松了,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

    我们不禁要问:减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杨小威表示,“减负”不等于盲目删减教学内容,也不等于随意减少学习时间。“减负”应该讲究平衡!真正的“减负”必须通过“加负”得以实现。这个所加之“负”要加在教师身上,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把重要知识点比做‘针’,以往老师上课往往带领学生‘题海里捞针’,‘减负’后必须要求老师在课前将‘针’找到,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省时见效。”杨小威说。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教师还与减负增效的教学要求尚有一段差距。

    对于“减负”,大家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对一切学习负担统统喊减,对减负的内容缺乏正确认识。

    一些研究减负的教育专家表示,一定量的压力能促进学习进步,“减负”应该是减去过重的学业负担。况且,学生的负担还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学习负担重,生活负担轻;脑负担重,手负担轻;左脑负担重,右脑负担轻;机械记忆负担重,主动思维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接受挫折教育负担轻。  

    教育配套改革要跟上

    在上海,80%至85%的高中毕业生都可以顺利考入大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3%,但事实上,“重负”并未见明显减轻,原因很简单:为谋取好的职业,大家并不满足于升入普通大学,而是将眼光盯在“名牌大学”上。

    著名教育专家王厥轩表示:学生“重负”的根源,在于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升学竞争”。减负必须与招生政策相配套才可落到实处。考试制度改革、课程改革、评价制度改革等教育配套改革没有跟上,减负就将成为空谈。

    王厥轩指出,在现阶段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整个社会评价,往往因一个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影响学校的声誉、社会地位及生源;同样,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捞取所谓的“政绩”,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决定各学校人、财、物的投入,以及对校长和教师的褒贬和奖惩。

    目前,虽然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一些与减负配套的评价措施,但都处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阶段。现实摆在眼前:学校为了争夺生源保证教学质量,无疑将形成潜在的竞争“市场”,调节“市场”的杠杆就是“升学率”。

    “一切为了升学率”,其结果是:校长不得不通过“内部管理”和层层考核把负担转嫁给教师,教师转而将重负抛向孩子。而家长对此表现出了足够宽容:只要孩子读好书,怎么都行!重压之下,孩子成了各方利益的焦点,其结果是超负荷运转,“两眼一睁,学到熄灯”。

    “现阶段一系列减负措施的出台并非徒劳,只要改革就有希望!”杨小威表示,“没有相对完整、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减负的瓶颈将依然存在,‘独木桥依然还是独木桥’。只有相关教育配套改革跟上来了,减负的‘跷跷板’才有可能真正找到重心。”杨小威说。(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丹 )

特约编辑:张庆德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热点资讯
·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班即将开学
·04年度金蝶明珠用户大会隆重召开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1月23日统考
·海尔变频冰箱高居最畅销榜首
·新国大管院中文EMBA热招
·加拿大读硕动态 外国教授赴青面试
·中嘉校庆周 万元大奖等你拿
·现代MBA联考名师辅导班岛城面授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言语传情
对方手机  
短信内容:  
署名
手机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主题短信
·订阅 诚实基金短线选股
·订阅 诚实基金中线选股
·订阅 专家操盘
·订阅 股市信息
·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可..
·我愿在星空下等待,等..
·人活着真累,站着直想..
·朋友,久未联络,一切..
·观念决定方向,思路决..
·我心中的女神:对不起..
相关链接:
 
下一篇:
 
中国电视大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开放性大学
分类· 招商· 二手· 求职· 建站· 家教· 黄页

    更多

青岛民康皮肤病研究所
权威医院,健康的保证
无限商机,网上贸易!
最全面的产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头贴软件
可自己拍也可开店经营
奥岚雪穴位香熏面贴膜
美白抗皱、祛斑、补水
儿童多动症的自我康复
纯中药儿童动聪静胶囊
专收各种旧电脑及配件
好坏均可欢迎来电联系
多用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一年包换、三年保修!
超低价销售各品牌手机
三星、MOTO等名牌手机
站内检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