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时评)
在中国证监会启动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近5年、并推行相关改革周年之际,一名
叫“王小石”的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处长,11月4日因涉嫌受贿被批捕。无论怎样
看,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典型案件,都应是促使证券市场加快结构调整和制度变
革的又一重要契机。
面对各
界高度关注,证券监管部门以积极态度正面回应了“王小石”案。11
月20日在上海参加“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时,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明确表示,已
在完善证券发审制度,他同时就治理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提出“标本兼治、远近
结合、内外并重”的12字方针。
回头看“王小石案”事发以来,随着各方面力量的介入,越来越多与此案相
关的重要情况相继披露。围绕证券发行上市,一条卷入监管官员、上市公司、证
券机构和公关中介的隐性利益链渐显清晰,一系列有关证券发行审核的巨额行贿
、受贿、索贿的“潜规则”得以曝光,令公众无比震惊,要求彻查严办的呼声四
起。
具体分析“王小石案”,不难看到现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漏洞,因此也不
难理解类似取消证监会“发审委”这样的情绪性提议。而如果从证券市场长远发
展着眼,理性的公众也不难认识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对措施,则
远非治本良策。
因此,探讨证券市场的积弊和变革方向,既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不顾现实
。如果没有14年前为国企改革脱困融资的重要功能,沪深证券市场的创建恐怕会
被推迟很久;而如果没有政府积极扶持下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恐怕也很难迅速
积累形成1200多家上市公司、7000万证券投资者和15000亿市值这样令全球瞩目的
巨大规模。
正视现实不等于粉饰太平。就像开窗吹进新鲜空气的同时,可能也会带入灰
尘和苍蝇一样,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夹杂了大量问题的证券市场,在中国整体经济
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渐趋规范的大环境下,当然无法拒绝任何主动或被动的
调整与完善。
不过,任何调整与完善必须要有大前提。中国证券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那
种彻底否定历史与现实、或怒其不争恨不得“推倒重来”的建议和相关尝试,并
非是“对症下药”。从公众利益和国家建设出发,惟有不断发展壮大,才是证券
市场的根本出路。
这样的大前提,显然有利于理性分析“王小石案”之类的典型事件,并将着
眼点放在有利于证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的结构性调整和制度性变革上去。
诚如5年前证监会启动证券发行审核机制的初衷,数千万个人投资者受限于种
种条件,无法解决因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不完备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证
监会因此有责任对拟上市公司的资质严格把关。虽然机构投资者如今已占30%以
上的市场份额,但要有效监控证券市场秩序和拟上市公司资质,证券监管部门必
须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本身,也不在于是否取消证监会
“发审委”,而是如何通过更严格、且切实可行的制度安排,让监管部门真正有
效地监控拟上市公司资质,真正有效地贯彻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
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
进一步纵向看,14年来中国证券市场虽历经劫波,但在坚持发展的大方向下
,很多看来严重的典型个案或突发事件,均可成为促使证券市场局部或结构性调
整的重要契机。
比如2000年轰动一时的“基金黑幕”曝光,就直接推动了监管部门彻查基金
操作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奠定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的基础;而2001
年以来,银广夏造假、庄家吕梁、亿安科技等恶劣事件相继败露,同样刺激了各
方协力严办上市公司和庄家串通操纵股价等恶行,促使投资者更关注公司基本面
与成长性,崇尚价值投资。
公众有理由相信,“王小石案”正是又一个类似的重要契机。在各方面的压
力和积极推动下,那些专钻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漏洞,特别是公然谋取非法私利者
,将不得不被查处,更加严密而有效的证券发行审核机制,也将由此而逐步趋向
完善。
今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协同央行、财政部、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正加
快落实“国九条”有关精神和具体措施。而这正是类似于“王小石案”的典型事
件,可以被合理利用来促进包括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在内的调整或变革的有利时机
。本报特约评论员:何刚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