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在莱西大地上,到处可以看到开树沟、挖树穴的人群,全市秋冬林业建设正进行得热火朝天,目前已完成整地1.3万亩,整修道路、街道96公里,挖树穴72万个,挖植树沟41公里。南墅镇圈里村党支部书记刘明杰喜悦地说:“是‘绿色扶贫’让我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为乡亲们留下了永不撤走的
工作队”。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保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这成为摆在农村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新课题。为此,莱西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林业的副市长带队,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专门班子,深入村庄田间地头,对全市村级经济状况和增加收入的路子进行调研,发现一些靠发展林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
夏格庄镇大李家疃村1997年以来建设农田林网2100亩,14条道路植树1万多株。早期栽植的树现已成材,平均每棵价值230元,每年轮伐1000株,集体收入16万元,满足了村集体的正常开支和五保户、困难户、修路等公益性支出。
姜山镇刘家埠子村2003年春营造杨树丰产林510亩,植树2.8万株,以每株10.8元的价格拍卖给农户经营,村集体收入31万元。
典型经验让莱西市的决策者们感觉到了林业生产在增加集体收入,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中的作用,但当前林业发展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不容忽视,即在国家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的情况下,如何既保证生态安全又保证粮食安全。为此,今年春季,他们选择了12个村庄实施“绿色扶贫”工程,将林业生产向“四荒”地发展,不与“粮、油、菜”等农作物争好地。这一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村庄干部态度积极,群众也大力拥护,全市春季“绿色扶贫”工程首批12个示范村开发“四荒”造林5090亩,植树28.5万株,人均0.85亩、47.3株,7年后采伐,村集体经济组织留成和分成部分将增加收入299.2万元,村均24.9万元,农民群众可增加收入1844万元,人均3100元。
这不就是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有效途径吗?莱西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村级组织建设和文明村庄创建,发挥市直帮扶部门和农村工作队的优势,围绕扶贫、增绿、增收,在全市实施绿色扶贫“三三”工程,即用3年时间,完成300个村庄的高标准绿化任务,推进扶贫与林业工作的协调发展和城市与农村的统筹发展,为每个贫困村都留下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思路已明确,工作措施就需到位。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绿色扶贫”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工作班子,逐村帮助制定规划、调运苗木,搞好技术指导。市委组织部、市林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绿色扶贫工程的意见》和《莱西市绿色扶贫“三三”行动规划》,先后两次召开由市直机关、各镇办主要负责同志,农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全市“绿色扶贫”工程动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镇、村层层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市直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带领班子成员到帮扶村庄现场办公,安排规划,协调机械,落实资金。各镇党委政府把“绿色扶贫”工程作为林业生产的突破口,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靠上去,并到有关单位联系机械挖穴、栽植。市财政拿出专款为村庄农户无偿供苗。在明晰树木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的基础上,林业部门及时给予林权登记发证,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推行了以“树随地走,谁栽谁有”为主的管护责任制,对村班子强、村风好的,采取集体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组织专业队管护的办法,收入归集体。其他的村庄推行了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管护责任制,明确管护地片、管护标准、检查办法、奖惩措施,使林木的管护有了制度保障。群众的积极性被真正地调动了起来。今年春天,日庄镇路南埠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仅用5天时间植树3.3万株。群众说:这些树是我们自己的,是真植树不“植数”了。
“绿色扶贫”,不仅给贫困村建起了“绿色银行”,而且通过树木的拍卖、承包,增加了集体收入,化解了村级债务,让群众看到了通过植树致富的希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日庄镇刁家沟村党员干部在村庄绿化期间到田间地头和农户炕头,向村民宣传植树绿化对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让群众感受到村干部替群众着想,让群众致富的良苦用心。今春仅用3天的时间就完成了3万株的植树任务。植树期间,干部群众中午带着干粮和水吃在地里、干在地里。不少群众说:大包干以来第一次又体会到了和村干部在地里一起吃送饭的滋味,这饭吃得香。(宋学智翟春林于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