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甘肃社会实践是如此充实丰富,让我终身难忘。此行有一位特殊的团友,她始终与实践团同行、与实践活动同行,不论是主题讲座,还是理论学习,她语重心长的话语让每一名团员受益匪浅。我们从心底尊敬她,因为她亲切爽朗、平易近人、充满活力,她既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忘年之交。
———摘自一名团员日记
日记中这位既是老师,也是团员,又是朋友的“她”就是天津师大的“两课”教师孙慧敏教授。天津师大多年来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用自己的耳去听实情,用自己的脑去辨是非。依托德育一体化机制的导师制应运而生,为几万师大学子提供了了解国情、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指路向导。学生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导师们的工作已经整整十年。
1994年天津师大制定的“关于德育一体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两课”教师作为专职德育队伍成员每年必须参加学生实践,在全校树立全员德育观。从那时起,天津师大将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分管理,使社会实践兼具“两课”教学实践课程的定位。
导学———精神支柱
天津师大初等教育学院二年级的李青今年在去甘肃省定西市农村之前,一直把上好一堂英语课作为此行的最高目标,可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孙慧敏的一番临阵动员点醒了她:“咱们此行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给贫困地区送希望,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精神力量带给他们。”孙教授的话让李青对自己的实践价值有了重新认识,她与实践团同学在随后的授课中,注重与当地孩子们交流谈心,鼓励孩子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改变西部贫穷面貌的有用人才。
许多同学参加社会实践,不仅仅想得到直观的感受,更希望印证以往的认知,对现实与书本的反差找到合理的解释。而同行的“两课”教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正好抓住学生求解的迫切时机,适当地点拨和引导,用同学的话讲:“导师把我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了,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导行———大爱无痕
在天津师大,凡是参与社会实践的导师大都是学生理论学习的顾问导师。王同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他平时工作非常紧张,但只要一听说是学生的外出实践活动,总要主动请缨跟上。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舍,他第一个主动与老乡拉起家常。学生们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贴近生活、向群众学习原来不是一句空话,大家也争先恐后跟老乡、跟社区居民熟络起来。
社会实践导师制在天津师大受到欢迎,重要原因是它在传统的课堂教育、思想教育和教学管理之外又向学生敞开了一扇大门。学生信服导师的成就和水平,尊敬导师的指导和引领。导师结合专业知识讲做学问、讲做人,解决了同学们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他们名副其实地在领着学生跑,他们是引航员而非“消防员”。
导心———无形动力
许多天津师大学子参加社会实践归来,都不同程度地平添了对“两课”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时候,同样的知识,同样的方法,通过书本传授,学生不感兴趣,可到了实践活动的现场,个个神采飞扬。平时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再也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真实的生活。管理学院的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连续7年到天津蓟县下营镇大平安村参加社会实践,从最初的支教、文化下乡到后来学生自己搞调研、做分析,提出以旅游业带动脱贫致富的方案,使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
在社会实践中,导师们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理论并不空泛,也不贫乏,理论有生动的素材、是引路的方向,滋润了学生们的心智。而学生们则切身体会到“知识化实践”是付出、是体味、是自我完善,更是学习的过程。
天津师大党委副书记石凤妍说,社会实践活动中导师与大学生同行,增强了理论导向性,有利于同学们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向受访群众、向学生学到了许多,反过来又促进课堂教学,形成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实践的获益者。(人民日报记者 陈杰)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