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唐志军
青岛现象不仅是工业现象、经济现象,更是城市现象。
--题 记
青岛讲述城市活力
引言:城市中国的青春偶像
青岛注定要成为世界的青岛。
就在前两年,一批来自西部经济重镇的经委领导们
,在参观青岛高科园和被称作"飞地"的西海岸后连连发出感慨,原本来学习青岛培育工业品牌经验,岂不知青岛已远远超越了那个阶段,在向更高目标迈进。
或许城市历史的短暂,或许没有任何包袱,或许大海的孕育,青岛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创造意识和潜能。
看过央视直播"中国最具活力城市"的人似乎都有同感,青岛入选"最具活力城市"当之无愧,而"一个随时能感受到品牌力量的城市……这座海滨城市的目光早已放之四海……将目标指向更高"的"评价词",几乎让所有青岛人耳熟能详。
激动过后,我们不禁要说,寥寥数语的"解说词"只是粗略勾勒了活力青岛轮廓,远未揭示一个处处充满青春和浪漫城市的"活力"真谛。当真正触摸这座城市发展脉搏时即会发现,近20年来,青岛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摸索,通过痛苦的反思与实践,从工业品牌移植、派生、放大出的各种"青岛现象",已经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发展灵魂,尤其近几年,一个全面隆起的青岛,已经通过这个亿吨大港融入太平洋,已经向世界宣告着她的活力与实力。
从十几年前呼唤"迎接太平洋新世纪曙光"到青岛步入更加从容、富于变化和快速成长阶段,观念的力量、思维的力量、开放的力量、实践的力量,已让青岛具备了更大的发展思路和空间,无论是城市的高端定位还是追寻更大的理想目标,一个更加富有活力的青岛,已经成为城市中国的样板,而且正在和有能力持续谱写新时代中国城市的青春之歌。
回味:是偶然还是必然
开放的青岛始终有一个梦、一个做大做强的梦。
如果把时间串联起来,25年的成长之梦,无疑具有连贯性。尤其近些几年,在历届青岛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城市战略思路的基础上,新一届决策者们率领700余万青岛人民,通过转变思路、大步开放、品牌扩张、经营城市、服务配套、转变职能、组团发展、实施西部开发等一系列举措,一个承前启后的大青岛雏形已经展示在世人面前,被誉为圆梦之作的"三大特色经济""四大产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构想和实践,清晰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有能力持续发展的青岛未来。
纵观已经形成的大开放、大外资、大企业、大港口、大旅游、大造船、大炼油、大钢铁、国家级软件基地、崛起的西海岸等青岛发展图景,无一不在昭示青岛产业由单一经济模式向经济的全面隆起转型,昭示着整座城市的迸发和起跳。
显然,这一切的变化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必然。
对青岛而言,从寻梦到梦的编织和成就梦想,无不经历了痛苦、思考、思辩、奋起、务实、与时俱进的历程。这也是许多海内外学者专家解析"青岛现象"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回头看青岛,上个世纪80年的青岛,还很难给外界什么印象,城市定位到底是什么,是旅游观光城市,还是轻纺工业城市,恐怕谁也说不清。更为可怕的是,身处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只沉浸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恬静生活之中,"上青天"似乎是一种永恒。
青岛要突破,关键在解放思想,破除陈腐,大胆实践。
回味青岛思想变革以及所引发的后来一系列"活力",无疑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起点。正是从那一刻起,几届青岛市委市政府决策者们义无反顾地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上下求索,不断学习,深刻剖析,求思求变。从十几年前轰轰烈烈"学上海、赶大连"和学宁波、江阴,再到现在的沉下心来学江宁、苏州、昆山等等,大凡能够学到本领的地方,青岛都在虚心学习和认真借鉴。十几年来,青岛的孜孜以求,青岛的潜心和用心,不仅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且通过思维的革命,最终结出了自己"爆发""起跳""隆起"的"活力"硕果。某种程度上,"青岛现象"就是一部活生生的青岛学习和发展史。
必然中,一个城市的发展轮廓渐渐清晰,无论产业扩张和提升还是城市规模和发展空间,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们精神和生活,方方面面都在讲述着快速发展的神话。
经济的全面隆起已经证明,学习的革命,积累的裂变,让青岛撕开了一道道发展的突破口,活力彰显在城市的方方面面,而不仅是局限在某一品牌、某一行业和产业、某一城建项目、某一经济数据。
无论如何,从"五朵金花"、"十大十高十强"再到"三大特色经济"、"四大基地"、"六大产业集群";从打造滨海大道到崂山文化挖掘;从"学海尔"到全面创建"五项工程""四型机关";从"情满旅途"到楷模许振超,无处不在的"活力",托起了一个"诚实、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精神。
元素:是量变还是质变
从十几年前有人呼唤城市猛醒到"城市越来越有品位",一切说明,思辩与积累的青岛,已经发生全面质变。
今年7月,曾经牵动青岛上上下下的大造船和大炼油项目分别敲定。加上先前确定的LG芳烃、浦项制铁和正在接洽中的汽车项目等,有人惊呼,青岛的重化工时代已经到来!
此时此刻,我们很想给"活力"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很难。因为一个整体隆起的城市处处散发着青春与活力,包括梦寐以求的重量级大项目落户青岛,包括瞄准更高目标的战略思维,包括产业的调整升级,包括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包括政府的全面提速,包括一日千里的城市建设,包括人才、外资、出口等等,已不是量的概念更是质的飞跃。
产业活力:确切地说,青岛产业"活力"在于转型,而转型开始于世纪之交,定位在"四大基地""六大产业集群",突破口在西海岸。
而今,"挺进西海岸,构筑大工业体系,形成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已不是仅仅是个梦想,而是现实。在这块可以直接瞭望和触摸太平洋的殷实宝地,青岛产业开始实现梦寐已久的转型,而整个城市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拐点"。
有判断说,青岛产业的"重"字和"高"字,必将在这里书写。
在这里,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主的家电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在这里,以集装箱、船舶制造、钢铁加工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已形成规模:中集(青岛)集装箱公司和太平货柜的落地,使西海岸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之一;浦项制铁等钢铁加工项目的集聚,使中国北方钢铁基地在西海岸露端倪;而远期500万吨目标的大造船项目,必将成就世界一流造修船基地的梦想。
在这里,大石化的梦正在升腾。包括丽东化工、韩国高合化纤、中法合资中达化纤等项目,以及即将启动的大炼油项目,西海岸终将成为中国重要的石化基地。
在这里,包括中储、马士基、伊藤忠、胜狮国际等几百家国内外著名物流大公司挺进西海岸,中国北方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的新百年之梦,不日即会了却青岛的人的夙愿。
调整活力:调整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进步的永恒主题,关键看如何调整。对青岛这座城市而言,改革开放20多年就从未放慢体调整的步伐,从国企改革到股份制改造,从产业构架到发展民营经济,从"品字"架构到经营城市,无不体现了一个学习型城市应当具备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尤其近几年,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直面袭来,聪明的青岛人,似乎更懂得该如何随着市场的脉搏跃动,因而在城市和区域竞争越加激烈的趋势中,更显从容、更有章法、更有作为。
调整与成熟中,青岛不仅较好调整了三次产业比重,而且较好解决了将国有、民营、外资等所有制经济关系,国有经济不仅没有倒下,反而铸就出了包括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世界级品牌,而5.5万户私营企业和22.17万个体工商户以及上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又给这座城市增添和注入了一系列新鲜活力和不竭动力。
开放活力:世人眼中,青岛最具开放活力,是最适宜外商投资创业的城市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活力更加凸现。
2001年至2003年引资16亿美元、23.8亿美元、40.14亿美元的数字背后,恰恰印证了几届青岛市委主要领导的判断:青岛最大的优势是开放。开放给青岛这座理应不该沉默的城市带来了无限活力。
活力引来了朗讯公司、可口可乐、松下电器等71家500强大公司;吸引了在中国投资最集中的韩国近6000家企业和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企业;活力让大多数前来投资的海内外企业家发自内心投了"环境满意票"。
创新活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青岛堪称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城市。从科技的角度上说,青岛更显青春和妩媚。
在"本期策划"之前,记者曾就这一话题专访过青岛市科技局局长李乃胜,他告诉说,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试点城市,青岛在过去一年的高新技术产值总体超过了1000亿元,占了全国的1/20。青岛已在全国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尤其在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在软件产业、新材料产业、海洋科技产业等方面,青岛正在展示着独特活力。
人才活力:就在央视刚刚评出"最具活力城市"后不久,记者曾就"活力"话题电话采访过同样获此殊荣的一位深圳学者,他认为,就深圳发展而言,活力更应体现在人才活力上。
近几年来,随着青岛人思想观念不断突破,创业环境的大幅改善,开放度不断提高,加上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青岛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有了质的变化,"111工程"不仅向青岛流入了大量各领域继续的高端人才,青岛自己培养的技术专业人才也正在释放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活力。青岛,已越来越成为海内外各类人才聚集的沃土。
展望:是光环还是持续
2004年的11月6日,对所有荣获"最具活力城市"的城市只是一个记忆,因为对今天和明天而言,荣誉意味着过去。保持活力,再创辉煌,只能从头做起。
某种意义上,青岛只是具备了一定活力,但真正能让活力永远四射,长鲜长新,而且透过活力,达到真正领航区域经济的作用,青岛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放眼眼下的中国城市,几乎每个城市都具备了一定活力,况且"活力"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概念,没有哪个城市尤其龙头城市可以高枕无忧。
对此,无论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还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始终都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也正因如此,2003年6月,山东省委在组织对南方有关省市考察的基础上召开工作会议,尤其从近几年南方先进省市更快发展速度上比较,山东整体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无疑,包括山东龙头城市青岛在内的所有城市,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否则在南北夹击的区域竞争大势中,山东会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
在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眼中,青岛尽管是山东最大的亮点,但与深圳、苏州等城市比仍有差距,要居安思危,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在他看来,青岛发展要明显加快,实力要明显增强,质量要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加大招商引资、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要带好头,要成为加工制造、出口和高新技术的重要基地,成为全国最有活力最有吸引力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既然历史选择了青岛,青岛就没有理由不更好更快发展。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一个新的世纪,2001年走进这座城市的杜世成似乎更多了些思考。短短几年,这位承前启后的青岛决策者,以全球化的思维和目光,为青岛"量身定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新装",一个历经多年营造又在短时期迅速打开的城市空间,已经为青岛有准备地迎接21世纪奠定了基础。
在这位极善于动脑和擅长经营城市的书记眼中,转型的青岛只是一个开始,青岛要实现历史赋予的重任,把握的关键就在于抓奥运机遇、抓城市软环境建设、抓城市特色产业发展、抓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在他看来,无论是活力还是潜力,最终的落脚点应当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青岛眼界起码是国内一流和世界一流的城市目标。
2004年11月6日只是一个新起点,因为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上,青岛还没有高枕无忧的本钱,无论吸引外资的质量水平、发展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增长产业、推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市场化进程、吸引人才等方面,青岛与许多先进城市还有不小差距。
显然,摆在青岛的各项调整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站在一个新起点上我们要说,只有清楚地认识自我,只有在更高层面上审视全球和周围,坚定不移坚持开放和改革,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青岛的活力方能延续,可持续才能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