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一份名为《成长、发展和制约》的调查报告,研究对象为上海1500名11岁-18周岁青少年。调查结果引人深思:相当一部分对一些基本社会公德、理想信仰与道德品性方面的追求,表示“说不清”与“难评价”。
现象一:青少年对最
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规范,产生认同困惑。如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评价”的为29.8%;对“骑自行车不交税”难评价的为21%;对“穿马路不看红绿灯”难评价的为18.3%;对“在公共场所喧哗”和“乘车不买票”持难评价态度的为23.2%。
点评: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顾溥权认为,这体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部分缺陷。学校普遍重视行为规范教育,但系统性教育较少。青少年在碰到上述情况时,也许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才会在判断时产生困惑。德育专家指出,完整的道德教育应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训练。除了从行为上规范,学校应加强认知、情感方面的教育,改变传统的“记住”、“默写”等单一训练方式,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对的”、“为什么这是对的”,从而将社会公德变成发自学生内心的东西。
现象二:青少年对道德品性追求产生困惑。对“人不可无信”表示困惑与否定态度的达14.3%;对“诚实就意味着吃亏”部分认同的达35.5%;对“现在办事凭良心的人多不多”表示说不清的达16.4%。
点评:不少教育者坦言,这不仅是当代青少年的问题,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市场因素的导入、竞争机制的渗透,导致功利主义、“实惠至上”逐渐抬头。家长片面关注学习成绩,缺乏对子女道德品行的教育,甚至还会灌输“老实人要吃亏”的错误观念。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不能简单地互相责怪,而应共同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对策:闸北区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芮彭年说,“说不清”现象的出现,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德育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不流于表面形式,在现实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虹口区教育局党工委副书记沈军提出,学校自身应创造良性氛围,让学生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小环境中得到正确的评价,从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学校要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因为真正的社会责任和公共道德感,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
(记者章迪思)
特约编辑:张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