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吹灭了18根生日蜡烛,踏入校门不仅是成为大学生的标志,更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成年”意味着要扛起“社会责任”这副担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不能忽视“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重要内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我们父辈那一代大学生的普遍精神风貌。而这些年来,
面对各种社会现实,闭目塞听的逃避者、视而不见的旁观者多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考者却少了。有一部分大学生竟然从没听说过“艾滋孤儿”这个词,对艾滋病这样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
我们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我的理解里,“载物”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豁达的胸怀,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意识。班主任在班会上经常对我们说,要知道培养一个清华学生有多不容易,要清楚社会对我们投入有多大,期望有多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戒绝“小气”,即任何时候都不能想着逃避责任或避重就轻,要勇于担当,充分准备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清华大学的教育精神,昔有马约翰老先生的名言“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今有“我们的事业在中国”的召唤。这种精神一以贯之,是一项宝贵的传统:
1979年,化学化工系77届2班全体同学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极大地鼓舞了那个年代青年大学生发奋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他们还拟定了11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具体措施作为全班行为要求,这些措施中有“认真学好政治课”,也有“排队买东西不夹塞”,可见当年的严谨务实。
25年后,化工系二年级高分子3班组织了一场名为“与李昌平面对面———贫困的制度因素”的讲座。一位研究生在水木清华BBS上写道:“这是一次不同凡响、十分难得的讲座,一次真正关注弱势群体、唤起良心的讲座,一次激荡青春理想和追求公平公正的讲座。”高分子3班的同学还在讲座上分发了倡议书,收到了各专业学生的响应。
正如倡议书中所写:“让我们共同关注现实中国,共同思考!我们是有责任感的一代大学生!”(作者:许晶
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