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讯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两极分化”成为不少小学老师谈论的热点,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老师们的担心不是来自成绩差的学生,而是对于那些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因为在那些成绩好的孩子背后,折射出目前学前教育的异化。许多孩子学科知识“丰富”,并非天生早慧,而是在幼儿园接受了机械记
忆训练的结果,
这种训练往往会损害幼儿教育的科学性。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再度显现。
不该出现的“沟壑”
一年级学生水平的差距主要源自入学之初的差距。如今一年级新生中,有的能认读所有拼音字母,认识数百汉字,流畅朗读课文;有的已学会了100以内加减法,能背出乘法口诀;还有的认识许多英语单词,能用外语简单交流。这些学生幼儿园时已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学完。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没有这些知识积累,需要老师从头教起。
那么,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时,脑瓜里装了许多学科知识,究竟是喜是忧?
有专家认为,从幼小衔接的角度考虑,学得早不一定就是好。实践证明,幼儿园学得多的孩子比那些没学过多少的孩子不见得有多少优势。尤其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学科知识时,发音、写字姿势等基本功很容易出现纰漏,再由小学老师纠正要花费更多的时力。加之课程改革后,有许多新的理念、内容变化,幼儿园的教育又常常滞后。例如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是先学1个月左右的汉字,再开始边学拼音边认汉字,而以往都是先学拼音,如果幼儿园仍然固守先学拼音,两种思维体系间是不容易融合的。
面对幼小衔接的不畅,不少小学老师教学时不得不一分为二:对程度好的学生,给他们一些课外教学材料,让他们“吃饱”;对“白纸”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义务补课,或要求家长参与辅导,使他们尽快能达到班级平均水平。
不容忽视的“学科化”
教育部制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其中科学学习的目标是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纲要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由于纲要只是一个框架,每个幼儿园在教材选择和课程设置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目前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
从某种角度来看,幼儿园加大学科知识的开发更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幼小衔接上容易走入误区,评价孩子,更看重的是能数多少数、能背多少英文单词这些表面的量化标准。其实,把幼儿过早放在一起学习,无意之间会形成一种攀比心理。孩子的发育情况各不一样,因此同一样东西孩子们掌握的快慢程度不同,那些学得慢的小孩觉得比不上别人,自信心必然会过早地受到伤害。
此外,有些小学入学测试难度攀高也成为学前教育“学科化”、“小学化”的源头。一位幼儿园园长反映,孩子升入大班后,就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要求幼儿园教孩子算术和英语。现在不少小学有入学测试,主要标准就看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由此可见,小学入学就该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不会改变的教育规律
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入学后得心应手呢?
遵循教育规律是教学的不变准则。教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早让孩子学小学的课程内容,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可能打击孩子日后的学习热情。神童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他们只能接受本年龄阶段才能接受的知识。
进入小学前的准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行为能力的培养比知识掌握来得重要。理想的学前教育应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幼儿教育还要注重“情商”培养,如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日光幼儿园的许多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表示赞赏,他们希望学校能多提供类似的讨论、参观的机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此外,上小学对孩子的生物钟、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都是个挑战,家长还应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作息规律,特别是在入学前几个月,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可逐渐安排孩子进行午间活动,让他们习惯不午睡,更适应小学生活。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在7岁时已完成了50%,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早期开发学前儿童数学心智很重要,关键在于开发的角度和深度。(本报记者刘淼)
特约编辑:yx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