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韩国把环境保护始终放在思考和决策的首要位置,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而不能兼顾的时候,韩国人宁愿不要钞票。11月7日,为期一周的“2004中韩大学生植树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此次韩国之行,对于大多数代表团成员来说,或许感到更多的是新奇,但对于我本人而言,还多了一份景仰。这次活动让
我获益匪浅,韩国人的环保意识之强令人赞叹。
韩国首都汉城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晴朗的日子,你若抬头仰望,定会发现碧空万里,白云飘荡,阳光挥洒在洁净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种植的树木,或深绿色、或金黄色、或深红色、或暗紫色,其树叶把整个汉城装扮得异常美丽——这是汉城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这一切告诉我们,汉城是个非常适合人们生活的乐园,她的美丽让人难以拒绝,更难以忘怀。
随着在韩日程的推进,我对韩国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韩国的确是个好地方,汉城更好!同时,我也对韩国人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做法由衷地感叹。在韩国,你很难发现有人在使用一次性餐具就餐。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就连五星级的酒店,也不提供一次性的牙刷。在大街上买东西,店家提供给顾客的大多是纸袋。当然,在韩国也有少量一次性用品。比如,买一碗方便面,店家会附带着送你一双一次性的木质筷子。别以为这是特例,其中包含着韩国人的环保意识。韩国的方便面跟中国的不太一样:中国的碗装方便面,往往有好几个调料包和一支塑料叉,但在韩国,碗装面仅仅有一个调料包,像脱水蔬菜之类的调料就直接撒在碗里,这样就节省了一个塑料调味包。每碗方便面节约一只小小的塑料袋,这不仅仅是节省资源,也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真可谓于细微之处见环保。此外,韩国的碗装面不附带塑料叉,出售时,店家往往会问顾客是否需要一次性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韩国国民在家用面,就不会再索要筷子。更让人深思的是,在韩国附带碗面送出的一次性木质筷子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不是说韩国人有花不完的钱,也不是说韩国没有用于造筷子的树木。事实的真相是:韩国把环境保护始终放在思考和决策的首要位置,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而不能兼顾的时候,韩国人宁愿不要钞票。
或许很多中国人不知道目前韩国国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8%,在世界上名列前茅。11月3日,在韩国国立山林科学院举行的中韩大学生关于环境保护、经济、文化的研讨会上,韩国一名学生的《人体的2/3是水,我国的2/3是森林!》报告让在场的每一位韩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也让在场的每一位中国人震撼了。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面积的16.55%,而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是27%。显然,中国在国土绿化方面,不仅与韩国差距巨大,甚至距世界平均水平也有相当距离。这是我们必须虚心学习的地方。
11月2日,代表团参观了汉城市政厅,听了有关汉城市财政预算的介绍。令人吃惊的是,汉城市将16.7%的预算用在环保事业上,超过15%的预算用在公共交通设施的改善上,其余的工业、农业、科教、文化等产业比重都远远不及以上两项的预算。这向我们反映了一个问题:汉城现在最看重的已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生态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汉城市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首先考虑的是生态效益如何。在此,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正在施工中的“清溪川复原工程”。清溪川原是一条贯穿汉城市的河流。上世纪中后期,由于韩国工业化的发展,汉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车辆急剧增多。因此,对道路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前提下,清溪川被改造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几十年过去了,这条高速公路对于缓解汉城的交通状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汉城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反复权衡之后,汉城市于近年做出了决定:拆除清溪川上的高速公路,重新恢复原来的清溪川,并在恢复后的清溪川两岸进行绿化。毫无疑问,要进行这样一个浩大工程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原本严峻的交通状况可能也将变得更加拥堵。然而,为了保护环境,改善汉城的生活状况,在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下,“清溪川复原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这项工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汉城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愿望,和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定信念。
韩国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执着精神和超前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当今,全球已经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每一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与中国相比,韩国处于更高的发展阶段,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当前,中国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是当务之急,但中国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各方面相协调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然包括在内。每一个人都要学会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形成一种良好的超前意识。唯有此,我们才能与时代同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刘文忠)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