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州上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德育老师没有休息,他们在胜利小学举行第十二届学校德育研讨会。记者在研讨会上获悉,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正在用他们的行动,开展有创意的德育工作:杭州建兰中学的杨艳晖一直在研究“学习困难学生心理沟通策略”,她觉得这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路中学的姚
国鹰老师从2000年开始,对班里几位有行为障碍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详细记录……虽然如此,但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就像浙江大学刘力教授所说的,“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德育工
作队伍,但我们的专业化水平是最低的。”
担任此次会议嘉宾的江苏大学教师学院副院长王长乐教授给现场的老师讲了一个例子:一位老太太深夜过马路,遇到红灯了她就静静等候,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老太太认为:“如果我闯红灯了,而正好有一个孩子透过窗户看到了我的这种行为,那是一种不好的引导”。
王教授说,我们的德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只教会学生服从,而不是自主选择;我们的德育大多成为教育的一种工具,而不是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始终。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校长俞国娣在介绍经验时说,他们现在做得更多的是让家长一起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有让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这种教育才是健康的。”
刘力教授也赞同地说,“道德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道德工作也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要靠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相互渗透。”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余小熊 本报记者 梁建伟(特约编辑rea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