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
11月15日的两篇报道,我认为把它们合起来看很有意思。一篇是《中国经济
时报》报道,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在出席“2004中国IT年会”时表示:中国GDP今
年或明年应该可以超过英国,2030年则可赶上美国。周还说,这个预测出自北京
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这还不算
最乐观的。
另一位经济学家张五常白纸黑字写着,只要进一步坚持开放的政策,尤其是
金融方面开放,18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就可以跟美国人叫板。另一篇是《北京娱
乐信报》报道的,中华护理学会说,我国每千人只有1名护士,护士比例为世界倒
数第3。不仅如此,目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还是26年前制定的,按照1∶
0.4配备。而就是这个26年前的标准,在实际护理中,能够达到的医院也只有10%
左右。
一边是顶级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当年设想的“超英赶美”如今实
现一半了,另一半也指日可待;一边却是医疗卫生设施和人员的不足,社会进步
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这使我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单看一边可能会使我们得出
错误的印象,只有把两边对照起来,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类似这种GDP增长与社会发展不相称的事太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每
年都以近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就像一个吃了壮阳药的人一样,一直处于一种亢
奋状态,严重地透支着自己的身体———我们GDP的高速增长也是以透支资源、透
支环境、透支信用、透支权力———一句话,是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因此,这
种透支一切的增长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或者是跛足的发展。在这种
发展模式下,GDP增长越快,对未来的破坏也就越大,经济繁荣的结果,就是两极
分化越来越严重,普通民众从改革发展中受益的程度越来越小,滑向现代社会边
缘的弱势人群越来越多。
有数据表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以
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1年为0.459
,2002年为0.460。这说明什么?说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被少数人过多地
获取了,说明尽管收入差距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收入分配
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遏制。
诚然,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没有增长,便没有发展,从而也就
没有富裕。但是,什么是发展?必须看到,繁荣背后隐藏着很多社会问题。就拿
“超英赶美”来说,从改革算起,我们花了20多年时间,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勉
强赶上英国;要赶上美国,还要在未来二三十年像现在这样,不惜一切代价,保
持目前的增长速度,这可能吗?我们还有更多的淮河可以污染吗?还有更多的土
地可以供贪官、大款们挥霍吗?
在前述报道中,周其仁和张五常在谈到赶超美国时都设置了前提条件。比如
,周提到中国经济发展今后将面临4个挑战,其中之一是权力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
位置。他认为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单经济受影响,整个国家、社会能不能健
康存在都成问题。但是,现在的关键,正是权力和权贵资本在主导着中国的经济
和社会,社会和谐发展和良性运转的基础———公正严重缺失。贫富差距并不可
怕,甚至某种程度的失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贫富悬殊固化为社会结构。而这就
是我们要开始面对的现实。
去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但同时基尼系数也接
近国际公认的5%的警戒线。世界银行认为,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贫富差距拉得
这么大,世所罕见,只有拉美国家可比。众所周知,拉美化是权贵资本主义的代
名词。基尼系数之所以接近警戒线,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全力以赴抓
发展、GDP压倒一切的时候,忽略了社会公正。今天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多与社
会不公相关。我们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极端平均主义的“一大二公
”,走向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公、资源占有不公。
从现在来看,未来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将是“输不起的实践”。因为我们已
经没有了“错了再改”的机会,未来的任何改革实践都只能胜利。如果现在面临
的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得不到切实的化解,那么,改革发展的每一步都将充
满变数。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