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造成了一代“父亲”的辛酸?如何抚平“辛酸父亲”的心灵之痛?11月12日,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部分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对“辛酸父亲”现象进行热辩。
部分大学生“寄生观”不改变,辛酸父亲将越来越多
某研究生
的父亲吴先生在研讨会上向专家们叙述了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儿子读高三时,他做生意亏了30多万元,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一家人瞒着儿子,咬着牙保证儿子的生活不受影响。儿子上大学了,每月给1000元,儿子还向家里伸手。去年,读研究生的儿子要买房,老吴给了他30万元,谁知今年儿子又开口向家里要15万元,欲望没满足,他竟跑回家大吵大闹,声称要踩死老吴,还要到电视台播广告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儿子在家呆几天,老吴就在亲戚家躲几天,说到后来,老吴一度哽咽地说不下去了。老吴说,他真想不通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不体贴父母,变本加厉地向他们索取钱财?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锡生教授认为,“这反映出大学生的‘寄生’心理,折射出高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工作上的欠缺”。张教授表示,现在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偏差,他们认为父母和社会都是欠他的,就他不欠别人的,这是一种寄生观,这种人生观不改变,“辛酸父亲”将越来越多。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帮助此类大学生从“寄生”转向自立。《“辛酸父亲”的信》实际上是督促学校去反思他们在德育工作上的不足。
父母呵护过头,助长孩子的“寄生”意识
“种豆得豆,但家长们辛辛苦苦种下去的豆怎么就没好收成呢?”声称要好好骂骂“辛酸父亲”的葛雷旗先生(学生家长)认为,根子在于“辛酸父亲”缺乏一种爱的能力,他为了儿子一个劲地付出并承受所有的压力,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只知道给予物质,却忽视了心与心的交流。
葛雷旗讲述了自己的育儿经历后说,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领悟到做人的道理,长大后才不会有“辛酸父亲”的烦恼。
南京中医药大学老师、心理学博士吕航赞同葛雷旗的观点。她认为父母应该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引导孩子树立一个完整的价值观,遗憾的是中国家长的补偿心理太重,对孩子呵护过头,以致于助长了孩子的寄生意识。
表面看来,是家长无私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一丁点的理解和回报,但是很少有家长会反思,他们给孩子的爱到底是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卢旭东部分认同了葛雷旗的说法后,也道出了他们这辈人的心声。
小卢称,很多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思去做,没有一点民主。孩子并不是家长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也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家长没有权力为孩子规划好本该由他们自己探索和设计的人生。因为那样很容易让子女形成逆反心理,加深双方的代沟,而且父母们始终都不认为自己有错,而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
南京农业大学一学生代表补充说,其实有时双方都想交流,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父母的辛酸也就是必然的了。但这也不能全怪家长,因为父母的成长环境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没办法采用一种让孩子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
“难道神圣的大学给儿子带来的仅仅是虚荣和浮躁?”
下岗后仅靠经营小生意为生的单身父亲王志翔在发言中说,他的儿子在中学时还十分体谅地帮他摆地摊,但上了大学后就再也没去过摆摊点,说是被同学看到会很丢面子。而且,儿子用钱变得大手大脚了。儿子的变化使王志翔感到很困惑,他质问难道神圣的大学给儿子带来的仅仅是虚荣和浮躁?研究生之父老吴也一直在寻求答案,“为何孩子的学历越高,越不讲道理,越不能接纳和体谅父母”?
这两位家长的发言都将矛头指向了高校。南京财经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圣兵说,除了家庭疼爱“过火”外,学校引导不足、社会机制缺乏也是造成“辛酸父亲”现象的两大因素。学校为何引导不足呢?目前,不少高校在办学方针上都存在一大倾向: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头,其分量远远超过了教学,而教学的比重又大大超过了育人。这是高校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因为现在对高校的评估名目繁多,其中考核的重心又落在了课题、实验室等科研项目上,在这一指挥棒下,高校只好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李学芹
中国青年报记者 郁进东)
特约编辑:张庆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