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黄岛11月15日讯 经过15天的艰苦跋涉,今天上午12时,齐长城徒步考察采访团终于到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的齐长城入海处,但并没有让考察队员感到太多的兴奋,因为齐长城入海处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在其原址上修建起的一座景观性烽火台和大片林立的厂房。
今天上午9时许,考察
队首先来到青岛市黄岛区的徐山,只见由胶南小珠山蜿蜒而来的齐长城遗迹在山坡上尚隐约可见,1984年青岛市竖立的“齐长城遗址”碑已字迹斑驳,碑旁的夯土齐长城已成为一段一米多高的土埂。再往上行,攀上徐山山顶,看到一个两米多高的土丘,随行的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树枫介绍说,这是齐长城现存的一座烽火台遗址,它也是保存至今的齐长城最东端的一段最明显遗址。再往前,齐长城遗址已基本看不到了。考察队随后又绕到徐山脚下、东于家河村附近的临海马路边,只见一座新建烽火台立于海边,周边已没有齐长城原始遗迹。据介绍,这里原是一座烽火台遗址,1999年在遗址的基础上建起了这个烽火台。据山东友谊出版社《齐长城》一书,1997年路宗元等5位学者徒步考察齐长城时,当时的烽火台遗址东西18米,南北8米,高4.5米。看着眼前这个“现代烽火台”,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12时许,考察队在该烽火台东二三百米处的东于家河村东北寻找入海处,但没有看到任何遗迹。这里到底是不是齐长城真正的入海处?张树枫介绍说,关于齐长城的止点,史籍记载众说不一,一说是胶南琅琊台入海,《泰山郡记》云:“泰山西北有长城,缘河经泰山千里至琅琊台入海。”另一说是从大珠山入海,《山东通志》载:“自平阴防门起,连逾泰山穆陵,到胶州大珠山东绝于海。”以上两种说法,对止点的出入甚大。后经多方考证,琅琊台和大珠山并非齐长城入海处,系古人记载之误,准确的入海地点应为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镇东于家河村东北——就是现在这个地方,东经120度11分,北纬35度59.5分。
(杨润勤)
齐长城徒步考察采访队昨抵黄岛 “龙尾”入海今已难寻
本报黄岛11月15日讯(记者乔显佳)历经15天的跋涉,今天,齐长城徒步考察采访队抵达青岛市。队员们在该区域内看到,尽管一些齐长城遗址获得了很好的保护,但原本探海的“龙尾”却难寻踪迹,让人觉得十分遗憾。
14日下午,考察队探访了胶南市铁山北侧山周附近的一段约千余米的齐长城遗址。在长城岭上看到,该处长城遗址为夯土结构,地处一段相对平缓的山岭上。长城的高度在两三米之间,表面植被良好,还长着不少茶杯口粗细的小松树。考察中获悉,齐长城在胶南市境内比较清晰的遗址有市美乡徐家前夼东北岭、六汪镇峰台顶、山周村北、铁山镇背儿山段及曹城山等8段约50公里的齐长城遗址。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历史,目前仍有遗迹可寻。
今天上午,考察队在青岛市黄岛区看到,尽管面前的齐长城遗址已属“典型”地段,目前已所剩无几。考察队探访到齐长城东线最后一个烽火台,土石结构,仅留下一个约十平方米的遗址,由当地政府立的一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多少还能让人感叹起当年齐长城的辉煌。而在离此不远的齐长城尾部,一段几年前修建的烽火台颇有气势。而东面距离海面数百米的区域,却再也难见当年齐长城“龙尾”入海的情景。
据齐长城专家张华松教授介绍,位于胶南和黄岛的齐长城一般属于夯土建筑,由于地处海右走廊之上,战略地位尤其重要。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迁都琅邪(今胶南夏河城),齐国东南防线面临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齐国在海右走廊上修筑了这道夯土长城。
本报记者乔显佳
有问有答
问:崂山与齐长城防线有没有关系?
张华松:齐国政府凭借山势修建的齐长城,在黄岛小珠山以东入海。小珠山与崂山山脉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胶州海峡,这样胶南高地长城岭以及长城岭上的长城,同崂山山脉以及胶州湾东北方的重镇即墨城(城址位于今平度东南)就构成了一道完整的海防线。将黄海与齐国本土隔离开来,使越、楚等国水军无法登陆,即便登陆也很难突破长城防线。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崂山之上没有齐长城,但仍可以视作齐长城防线向东的延伸部分。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