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冲突是社会发展常态
本报北京11月14日电
“在《‘辛酸父亲’的信》背后是中国现有教育制度的缺失和教育的错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研究员今天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郗杰英研究员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不理解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常态”,但是我们应该从这些现象中看到问题之所在,并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问题专家沈杰研究员也认为,代际冲突是一种必然现象,只不过因时代变化而表现得或强或弱。“从心理学角度讲,20岁前后的青少年相对于父母来说,是带着自我、不服从甚至是叛逆的一辈。《‘辛酸父亲’的信》反映并勾画了这种代际冲突。”
沈杰说,在今天,划分一代人的标准,已不再停留在纯年代意义上,而是更多地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的变迁节律上来加以界说。
由于经济增长、社会转型、文化更替、心理变化的节律正不断加快,因此,形成一代人的时间跨度似乎正变得越来越短。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出现认识或行为差异或称“代沟”现象基础也就客观存在着。代际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取向上的差异性;二是所获得的信息数量与种类上的不对称性。这都会导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在认识层面上与行为层面上的不一致性。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一直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卞茜医生说,两代人之间的这种代际沟通障碍越来越明显,凸现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代际差异并没有发展到足以颠覆整个社会价值理论体系的一步。
亟待修正的教育错位
代际障碍虽然不足以颠覆和破坏社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其中折射出的问题。
郗杰英研究员说,现在城市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叫嚷了多年的应试教育改革不仅没有改掉应试教育,而且应试教育较十几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家里,孩子惟一的任务是学习;在学校,孩子接受的教育也是学习,这种观念深植在从孩子到家长再到老师每一个人的脑海中,中国人一向秉承和崇敬的传统的基本做人原则和礼仪都被遗忘,惶论子孝父慈这些伦理常识。
郗杰英研究员说,我们现有的教育没有发挥“矫正”的作用,纵容了这种习惯,因为我们的教育里根本就没有这一课。上一代和下一代在家里也缺乏这种“情与智”的心灵沟通,“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我好”,这种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父慈子不肖”的社会怪现象。
公民意识不能缺失
沈杰研究员则谈到了公民教育的必要性。
他说,任何“沟”在底层上都是相连的。作为一个合格公民,他们都必须承担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包括对自己、对父母或对他人、对社会。
“辛酸父亲”现象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透视出了正处在急剧变迁过程中的当今中国社会,在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在当今一些大学生身上,现代社会所要求青年人具备的独立意识还没有真正形成,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敬孝观念则非常淡漠,正是在这种文化“真空”中,“辛酸父亲”之子产生了,在他身上不仅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而且也缺乏敬孝父母的意识。
沈杰说,应该看到,我们的教养文化也存在问题。在我们的教养文化的深层上是否存在这样的潜意识———父母实际上更多地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物品”?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确立起一种新的教养观,即把自己的子女作为一个社会的合格成员或一个现代的自立公民来塑造和培养,那么,我们对他或她的要求从一开始就会更加理性、更加严格、更加科学。
另一方面,作为有知识、有教养的大学生,本身就应该在文化创新方面承担重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如在西方社会,无论是哪个社会阶层的孩子,在其年满18岁后都应该自立,向父母伸手被视为可耻之事。与此同时,营造一种“感恩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给予过自己抚育、帮助和服务的人,都应该怀有一种感激之心。
记者 万兴亚 (特约编辑re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