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一个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行政体制下用得过于频繁的词汇。
政府职能部门在面对百姓的困惑时,习惯说这是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政府职能部门办事人员在面对百姓的质疑时,乐意说这是经“有关部门”同意的。现实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凡为所在机构公事或为自己家庭私务与政府有关部门打过交道者,或
多或少对“有关部门”有所了解和认识。
对待百姓疑惑,我们见识过太多这样的有关部门以“有关部门”所作的推逶、塞责和敷衍:
这是“有关部门”的政策要求;
这是“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
这是“有关部门”协调后的结论;
这是“有关部门”讨论后的方案;
这是“有关部门”红头文件规定的;
这是“有关部门”的倾向性意见;
这是“有关部门”的具体建议;
……
“有关部门”脱口而出,何其快捷。即使笔者用电脑写作本篇随想,早已存在的文字编辑软件这“有关部门”四字也是一击齐出,十分方便。
“有关部门”,说大了,上通“有关方面”,此外延;说小了,下至“有关人士”,乃内涵。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本应属于外交词令或新闻词汇的“有关部门”,的确已渗透到了我们当今生活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面对如此众多的“有关部门”,执政为民的政府政务公开的信息披露渠道真的畅通了吗?百姓真的因此更加方便了吗?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市场化的轨道,市场经济的启动为各类机构和普通百姓带来了机遇和变化。“执政为民”,“三个代表”,中央政府在行动,地方各级政府也在行动。政府的职能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转换早已成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积极实践。但街头巷尾的饭后茶余,百姓们关心的,依然是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责是否真正落实。
在中央政府许多职能部门及省市政府网站已经公开,不少地方“一门式”或“一站式”公共服务窗口相继开设的今天,政府在改进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方面确实大有改观,但我们仍有理由和必要提醒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不是你们也该透过形式认真考量实际的官风官言?是不是在行动显示为民服务的同时,更注重于思想高度和内心深处体察民心,体恤民情,改进做派,讲求务实,并勇于承担理应承担的本份职责?
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早8点》报道了“西安宝马彩票案”中的承销商杨永明等6名犯罪嫌疑人被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消息,在叙及该事件当时发生的过程时,我们清楚地听到了关于体育彩票发行中心经“有关部门”批准公开抽奖的记者表述。
诚为新闻,囿于时效,过去的似已成过去。但当现实生活“有关部门”再现时,我们应该郑重提示和特别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此说个明白,百姓疑惑者对此问个明白,新闻记者们对此探个明白。
三者共鸣互动之下,相信伴随着政府机构政务公开和高效务实的渐进变革,“有关部门”将从此朦胧不再。网友:泊秋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