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爱,还是伤害?--《窗边的小豆豆》畅销的启示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肖春飞
一本记载一位小学生真实经历的书,出人意料地连续18个月进入全国少儿图书排行榜。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不
少城市和乡村,许许多多老师、家长和小学生的心灵被这本小书拨动……
这本名为《窗边的小豆豆》的书,作者是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日本人黑柳彻子。她根据自己真实故事写的这本书,成为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在全球发行,拥有数千万读者。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你的爱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的童真?《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引起无数人共鸣,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有这样的学校吗?”
小豆豆在一年级因为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一个叫作“巴学园”的小学。
因为小林校长的爱护与引导,小豆豆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着她天真的脑袋里一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校长听完,只是轻轻地哦了一声就走开了。小豆豆爱钻篱笆,衣服总是弄得破破烂烂的,校长很了解孩子的乐趣,为了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玩耍,他请家长们给孩子穿上最破烂的衣服到学校里来……
巴学园的上课方式非常特别。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
在已经习惯了背着小手、中规中矩的中国小学生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天方夜谭”,但这是真实的。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所有看完这本书的孩子,没有不羡慕小豆豆的,很多成年人也一样--长大后回首看似荒唐的童年往事,恰恰是终生难忘的快乐,可惜,这种快乐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变得太短暂。
一位名叫棒棒的8岁北京男孩对小豆豆掏厕所的情节印象深刻:“我也想上这样的学校。中国有这样的学校吗?”
“书中的生活离我们太遥远了!”上海市鲁迅中学学生郑洁说。
“不要以爱的名义去伤害爱”
在这本书中,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他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事实上,无拘无束成长的小豆豆长大以后就非常成功,被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而她自己也表示:在巴学园的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看完这本书,很多年轻的妈妈都哭了,为了自己灰色的童年,更为了在成人意志下日渐失去纯真和个性的孩子。
在北京银枫家园读书会上,一位名叫韩霜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很内向,有一点驼背,小时候自卑,“孩子为什么自卑呢?以前我不知道。孩子小时候去幼儿园,一到门口就说肚子疼,不进去。当时我太年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孩子长大了告诉我,他那时候只有3岁,在幼儿园看见别的孩子欺负人,他就把那个孩子打了。老师就让他面对墙站着,全班三十几个孩子在他背后,每人打他一拳……(当时在场的妈妈们听到这里都哭了)从此,孩子的心里就留下了深深的自卑。”
书中的小豆豆,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真诚的爱护。她在被别的学校退学后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
书上写道:“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后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
上海市鲁迅中学一位看过这本书的同学说:“我们身边的老师常常严肃得令我们不敢发表意见--有多少老师、家长会像小林先生那样安静地坐下来,保持微笑的面容让我把话讲完?”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教育报刊总编审张秋生说: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成人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他问了一个沉重的问题:“怎样让我们的孩子,更像一个孩子?”
“作为成年人、作为父亲、作为老师、作为校长,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成人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需要什么。成人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成人所控制,是孩子的悲哀。”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马骉说。
他感叹道:孩子的世界很空灵、很纯净,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世界,“我作为一名校长,希望从自己的学校做起,在老师中倡导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我会推荐全体老师去阅读这本书。中国的教育需要这些。”
“孩子的快乐与进步难道是一种矛盾吗?”
“快乐”两个字,似乎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
今年10月11日,由卫生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儿童等五类人群成为今后我国开展心理行为干预的重点,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占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一份由上海市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研究”表明,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
一位母亲读完《窗口的小豆豆》后叹息:又要孩子快乐,又要孩子不比别人落后,这恐怕是现代教育的两难。
还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坦言:她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恨父母的教育方法,但长大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10月底,上海表示拟立法禁止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11月3日,上海市的所有小学又在全国率先取消期中考试,让孩子们进一步从课业压力中解放出来,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欢迎这些举措,不少家长感到孩子可能因此退步的“压力”,开始请家教。
上海市中小学生读书促进会秘书长范爱春认为中国的家长、老师们要向小林校长学习,他说:“教育理想与现实状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努力。大家说了,都不做,没用。”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语文高级教师刘继鹏则说:小林校长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走正确的道路的方法不能随便套用,“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一个老师如果这样干会被开除的。表面的东西不一定要学,但本质的东西一定要学。这本书表达了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