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农村的小李在济南打工12年,期间只看过一次病。不知有没有“执照”的小诊所、大医院中早已难觅踪影的“玻璃针管”、拆散了论“片”卖的感冒药……这次看病的经历,给小李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这些。“既然图便宜就不能要求那么高。”像小李一样,众多生活在
城市和乡村夹缝中的农民工,已经习惯了生活和工作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他们时刻处于各种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潜在危险中,却被排除在社会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之外。更加让人担忧的是,一旦农民工中发生某种疾病的流行而难于就医,受到威胁的就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健康,还危及到公共卫生安全。
农民工:要求不高 只图便宜
在济南一个居民小区外,李维生正在整理刚收来的废纸。20岁出头时,小李就离开东平老家来到济南打工,至今已经12年。常年在外的他性格开朗,谈话间不时和进出小区的大爷大妈打声招呼。可一提到看病,小李就犯了愁。今年8月一次不愉快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我轻易不得病,可那次发烧烧得连起床的劲儿都没了,就花了两块五毛钱找了个诊所打了一针。”小李在济南郊区租了间房,这里聚集了不少和他一样的打工者。“可能因为我们这样的人多,附近开了四、五家小诊所呢,都是些个体的。”小李向记者描述,打针用的是玻璃针管,也不知打的什么药,“大夫”说能退烧就行。临走时针小李又花了两块钱买了四片拆散了论“片”卖的感冒药,正好够一天吃的,省得浪费。可没想到的是,“这一针下去不但没退烧,屁股还疼了五、六天呢。”
这是在济南打工十多年来小李唯一一次在“医院”看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却很明白,“不知这诊所有没有执照,看病没个凭据,卖的药也不知过没过期、是不是真药。可也没办法,既然图便宜就不能要求那么高。大医院的门我就没敢进去过。”从这以后,小李连小诊所也不愿去了,“有点不舒服就扛着,要不就自己买点便宜药。就算去诊所也看不出个啥,我要啥药他就给卖啥药,自己挑的总比他挑的便宜。”小李说。
比起小李,建筑工地的农民工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工伤。在济南一个建筑工地,记者采访到的几位民工几乎都受过些小伤,有的脚被水泥块砸伤,有的从楼上摔下,还有些油漆工不知怎么总是咳嗽。干了十多年建筑工、来自山东泰安的老谢说,自己虽然没有受过什么重伤,但工友受伤就见得多了。“遇到好的老板能先给垫上医药费,然后再从工资里扣。要是人死了给赔个三万、两万算多的。碰到不好的老板只能认倒霉了。”
已经50多岁却还要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的老谢,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依然自信:“你能在这睡一晚不生病吗?”老谢指指脚下的水泥地得意地说,“我就能!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吃口大蒜喝口酒,再睡一觉,马上就好!”旁边同样来自泰安的工友小戚边笑边点头:“上医院看个感冒也得花几十、上百块,当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治呗。”
农民工看病难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记者发现,在被采访的农民工中,医疗费用的高低是决定他们是否就诊与怎样就诊的主要因素。一些就诊方便快捷、价格便宜的个体诊所因此成为首选。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地处济南北部,是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这家医院住院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来这里就诊的农民工大多是被“110”、“120”送来的,其中摔伤、砸伤等建筑工地上发生的意外事故比较多,农民工拖欠医药费的现象也很常见。主动来就医的农民工却很少。
和这些大医院相比,一些集中在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个体诊所更受农民工的青睐,但其中不乏非法行医者。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稽查科主任孙效晖介绍,除了证件不全,非法行医的诊所还存在消毒不严格、诊疗不规范等问题,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增加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农民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都比较自信。他们果真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健康吗?山东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李士雪教授分析认为:“农民工大多是青壮年,所以健康问题不很突出,但并不代表没问题,有限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薄弱的健康意识使他们发现不了一些健康隐患。”
一些潜在危险应该引起关注:如工伤、因为生活条件较恶劣引发的食物中毒或皮肤病等传染病,还有因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引起的职业病等。举例来说,山东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种主要通过老鼠及其排泄物传染的疾病,在农民工中具备传播流行的条件,他们是高危人群。营养不良、疲劳和免疫力下降等原因还极易诱发结核病,也和农民工的状况相符。按照农民工的就医习惯,一旦他们中出现了某种传染病而选择不就诊或不到正规医院就诊,就有可能因发现和控制不及时,造成小范围的爆发和流行,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专家还提醒,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健康权得不到保护还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由于长期承受各种压力,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少问题,加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有可能选择一些极端的手段发泄不满情绪。
社区医疗服务:农民工可利用的便利资源
在我国的现行制度下,城镇医疗保险和救助体系没有覆盖农民工,一些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并且已经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工,也因为异地就诊和转诊制度的不完善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在山东部分试点地区,目前没有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大多是在外打工者。
有关专家认为,分布在城市各处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是农民工可以利用的便利资源。目前农民工获取的相关卫生信息很少,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当地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状况和功能定位,因此很难有效利用这些卫生资源。从而使农民工一想到看病,就想到大医院和高额医疗费用。事实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面向辖区内所有居民的,不论年龄、身份都可以获得服务。这里不仅可以诊疗,还能进行健康咨询,费用也相对较低。
李士雪认为,如果农民工能了解这些信息,知道如何利用身边的卫生资源,就不会对就医那么恐惧。以济南为例,目前济南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很广,在农民工经常居住的城乡结合部等地也能就近得到医疗服务。
而卫生行政部门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例如应多深入到辖区内的农民工居住地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自我保护和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能力。一些我们能够脱口而出的多洗手、勤换衣服、不喝凉水等卫生习惯,在农民工中却很少有人做到,卫生行政部门有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职责。
专家建议,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出台宏观政策,将农民工纳入到医疗保障和救助体系中来。目前国内少数几个城市正在进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开始将农民工纳入到救助对象中,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同时,政府可以拟定一个标准来衡量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等指标,并要求用工单位按照这一标准改善其生活条件。另外,目前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防护措施,在农民工中根本做不到,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督促业主实施。(完)
(王娅妮)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