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日报版面图 > 1 > 正文  
滚动新闻
责任的力量
青岛新闻网  2004-11-11 03:30:23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青岛建设集团海外市场拓展的另一个视角

    本报记者段晓东

    一切都清晰得一目了然,一切又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这是我们采访“青建海外”历程的独特印象。

    它自身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清
晰无比。1983年,“借道”中建,在科威特完成漂亮的“处子演出”,之后以“一年开辟一个新市场”的快捷节奏,将版图飞快延伸至南部非洲、东南亚、北非和美洲等地的20个国家。截至目前,以每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同额1亿多美元,完成营业额9000多万美元的业绩,成为青岛乃至山东省建设行业拥有驻外机构最多,年合同额、营业额最高,规模最大的外经企业,并与其他10家企业一道,被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授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特别奖”。

    另一方面,它身处的市场环境,似乎并不足以支持这样顺畅的发展节奏。1990年,在莱索托施工中,该地发生针对华人的暴乱;以科威特为突破口的中东市场因为海湾战争的发生而化为乌有;许多项目所在地原材料匮乏,采购半径超过200公里,而且很难保证充足供应;有些地区恶劣的环境,甚至使得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被疟疾击倒;更不用提与国内迥异的语言、文化、办事规则……许多国内建筑企业就是因为严重的“水土不服”,在海外铩羽而归,从此闭门不出。

    那么,在复杂的海外市场环境中,青岛建设集团依靠什么高歌猛进?是对当地建筑市场的准确了解,是审时度势、机动灵活的拓展方式,是对工程质量、建筑品质的重视,是内部管理的高效,是合理的激励机制……

    是,又不全是。随着采访的深入,在这些“理性的力量”之外,我们触摸到了一种感性的、模糊的“责任的力量”。某种意义上,正是在它的“浸润”下,“青建海外”拥有了鲜明的精神底色,制度的根须得以深深地植入。循着这一路径,一个隐匿在海外市场版图和成片建筑之中的“全新”的“青建海外”渐次浮现。

    一种责任

    从踏上异国他乡那一刻起,责任,沉甸甸的责任感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每一个“青建海外”人度过每一天。责任成为了他们精神世界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左右着他们的情绪,影响着他们的生活———那是一种让一个企业不仅站得住,而且能有长足发展的责任。

    “这种责任最主要的就是确保每一项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绝对不能出事。”青建集团驻阿尔及利亚项目组副经理、奥兰2000套项目经理牟龙溪说得很朴实,“可能是远在海外,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在国内时我们是总包,具体施工大都由劳务分包企业从事,海外施工则都是我们自己带队伍在一线工作。因此,感觉肩上的压力比国内要大得多,有时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曾经常年在海外工作的现青岛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海外部总经理王振华也深有感触地说:“国内工作还有个上下班、节假日,海外是一天24小时都在工地上,都和工人在一起,脑子里的弦始终绷得很紧,一刻也松不下来,时间长了,大家开玩笑地说,人人都有了出国综合症。我记得那个时候就特别怕接电话,特别是怕接工地上的电话,甚至是恐惧,因为怕有不好的消息。”

    在阿尔及利亚工地上的一个细节牟龙溪说他永远也忘不了。有一天,他照例在工地巡查,突然看到一个工人从正在施工的大楼里向他飞奔而来,牟龙溪的第一反应就是“坏了,一定是出事了。”冷汗一下冒了一身。结果那个工人是来找水的,虚惊一场。从此工地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不准狂奔。

    这种责任,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高度紧张,有时候甚至让他们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曾在坦桑尼亚工作多年的集团海外部副经理张玉强在坦桑尼亚施工时,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身染疟疾,而且回国多年后依然深受其苦。 集团最早一批在海外开拓市场的元老级人物王振声,在海外施工时带病坚持工作,本来早点回国就可以彻底治愈的,因为耽误了时机,留下了病根。还有的管理干部,一连几次将回国手术的时间向后推迟,原因还是工地上走不开……

    责任已经成了“青建海外”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是回国休假,海外在建的工程也总是让他们惦记、牵挂。现任集团副总经理、驻阿尔及利亚项目组总经理刘建祥,已经在海外工作了10多个年头,期间却从没有在家过过一个春节。有时候休假到了腊月二十九、三十,他还是要赶回海外的工地上,理由很简单,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应该和工人们在一起。刘建祥的妻子说,“别说过节了,孩子出生他也不在身边,孩子7个月大了,他才从国外回来,结果孩子见了他,因为认生,哭了3天。”

    像刘建祥这样在家和海外项目之间进行的这种选择,是每一个“青建海外”人都必修的功课。并不是他们不愿背负对家庭的责任,而是在他们心中,海外工程的分量更重。现任集团驻塞舌尔项目组经理刘振龙结婚的时候,蜜月还没有度完就毅然惜别妻子去了这个印度洋岛国。女儿出生后,他又是在孩子还没满月时,惜别妻儿返回国外工地。经援项目的经理陈英本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到的出国签证,大夫劝他多住几天等手术的伤口好些再出国,他谢绝了医生的劝告,带上药,办了出院手续就赶赴到国外项目上。

    正是这种对责任的自觉承担,20多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推迟了婚期,放弃了对年迈父母的照顾,放弃了对妻子、儿女的呵护,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无悔付出。在阿尔及利亚奥兰医学院项目中,面对方圆100公里只有一个水泥厂和沙厂的困难局面,负责材料的栾恒钟每天早上5点半出发,与材料商多方沟通,终于确保了1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材料供应,完成了这一对于当地建筑企业来说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也正因为如此,一系列针对海外施工特点所制定的确保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才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忠实执行。从1983年开始涉足海外市场开始,青岛建设集团承建的项目均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并以过硬的质量得到客户的首肯。

    一个团队

    采访过青建集团海外部的一位媒体记者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一片全然陌生的土地上,“青建海外”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扩张着自己的影响,靠得是一个摸爬滚打过来的优秀团队。这个团队的成长历程,能写一部厚厚的书。

    “青建海外”人的一个鲜明精神特质就是“打拼”。几乎无一例外,每一个肩负重托走向异国他乡的“青建海外”人,都把在海外的经历当作一次磨砺自己的宝贵机会,当作一次提升自己的重要契机。他们渴望在海外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收获可能让自己获益终生的经历与能力,为此,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从零开始”的事业之中。

    “出去,获得比在国内更好的物质收益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说实话,学点儿外语,干点事业是走向海外最吸引我的。”张玉强说。就是这个在今年刚刚摆脱了疟疾之苦的人,在接受采访结束后不久,又激情满怀地奔向了海外一个新的项目点。

    他介绍,语言几乎是每一个初到海外的人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所有的交流都依靠翻译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几乎每一个管理人员都主动地学习外语。有的材料员把所需的材料名称用一张张小纸条记下来,没事就拿出来背,最后,一个项目结束了,他也可以用熟练的当地语言与经销商讨价还价了。张玉强说,“我们现在的项目经理全部是复合型人才,很多企业谈项目至少需要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翻译、司机四个人,而这些角色,我们项目经理一个人就胜任了。”

    “海外施工远离大本营,很多事情不允许你像国内那样请示汇报,必须迅速决断,面对困难更不能推诿,只有迎难而上,这是海外生活最锻炼人、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阿尔及利亚项目组闫经礼说。他介绍,在阿尔及利亚施工时,由于当地沙过细,混凝土的强度很难达标。面对这个难题,项目组的人员自己组建了实验室,在沙中掺入石硝,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经过近600次试验,最终找到了最佳的配比。后来这一做法还成为了当地建筑施工企业共同采用的一个标准。他说,这样的经历让他满足。

    青建集团置身的海外市场,虽然经济、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但无一例外都有着与国际接轨的相对健全的制度环境。“当地的招投标、劳工制度、工程质量监控体系都相当完善。”王振华说:“在海外工作,其实就是比国内先行一步与国际接轨。”正是有着这样的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青建海外”人主动适应市场、了解市场。在《青建海外二十年》的纪念册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这样的文章:《国外工程项目实施中的索赔实务》,《合同条件对工程投标及索赔的意义》、《非亚公司海外投资探索》、《以色列劳务市场特点透析》,这些切中海外市场实际操作经验的文章无一例外,都出自海外一线管理人员之手。

    正是每一个人都始终抱持着这样的梦想,20多年的海外拓展之旅使得青建集团拥有了一支令人艳羡的建筑管理团队。王振华自豪地说:“前不久,在海外我们承接了一个大项目,仅管理人员就一下子派了200多人,而且大都有海外经历,这种人才储备许多公司是做不到的。”

    其实何止是海外市场的拓展,这些在海外打拼的人们已经成为整个青建集团乃至青岛建筑行业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力量。在青建集团,6个副总全部都在海外工作过,而包括奥运场馆在内的青岛许多重点工程,一线的领军人物几乎都在“青建海外”的队伍里摸爬滚打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建集团已成为一个拥有最多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在国内外拥有顶级施工经验、施工素质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一项荣誉

    身为海外部经理的王振华曾有过这样一番感触,20年来,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打造了“青建海外”这个品牌。

    这句话并不夸张。作为一个本土企业,青岛建设集团能在海外的10余个国家中站得住、打得赢,而且创造了一个响当当的海外企业品牌,自然最值得骄傲。

    就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青建海外”对荣誉的珍视,在采访中让我们印象深刻。这种珍视,一方面有着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的理性考虑,但更多的是对这个集体的朴素情感。

    “在国内我是个小老百姓,可是出了国,往小的说我代表的是青建集团,往大了说,代表的是青岛、是中国。咱得让人竖大拇指,不能让人看不起。”这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于一个在海外已经度过了20多年的团队,对于出国、在海外定居已经司空见惯的今天,这样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一种力量。

    当他们用11个月的工期,完成了当地建筑企业认为需要10年、8年才能完成的奥兰医学院一期工程时(工程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合同造价2亿元人民币),他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当地媒体报道中所写的一句话———“中国人以神的速度,用钢筋和水泥堆起了医学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评价是对他们艰辛备尝的11个月最好的奖励。

    这种对荣誉的珍视不仅仅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当阿尔及利亚发生大地震后,“青建海外”驻当地项目组立即义无反顾地奔赴地震重灾区,协助当地人民抗震救灾。他们的举动赢得了当地居民的由衷敬意,人们发自肺腑地说“CHINAGOOD”!当然,这种对荣誉的珍视,这点点滴滴的行动,使得“青建海外”成为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莱索托施工时,从来都是款到之后才发货的南非钢材供应商,破天荒地为青建海外的项目部设立了信用账户,在双方约定的额度内,项目组可以先拿货后付款。

    而许多国外的工程师、设计师在同青建海外合作之后都成为了朋友,主动帮他们介绍项目,更有不少客户慕名前来,寻求合作……

    正是凭着这种品牌意识,20年间,青岛建设集团海外市场的拓展之路越走越宽,不仅将自己的触角伸到了阿尔及利亚、南非、以色列、菲律宾、新加坡、博茨瓦纳甚至塞舌尔、帕劳这样的岛国,在十几个国家张扬起“青建海外”的大旗,而且以150余项建设工程项目,以五星级的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酒店及其超过6000套的国家住宅项目,以及莱索托国家会议中心,中国驻莱索托、坦桑尼亚大使馆、塞舌尔使馆,甚至一些国家的国家博物馆、学校、大型医疗机构等等大型精品工程而享誉海外———在中国驻外建设施工企业中,青建海外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加拿大公立大学预科国内完成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交通大学大讲堂隆重开讲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海尔中央空调成为高校"美王子"
 

 相关链接:

 

 下一篇:

青岛地区天气预报
 
分类· 招商· 二手· 求职· 建站· 家教· 黄页

    更多

青岛民康皮肤病研究所
权威医院,健康的保证
无限商机,网上贸易!
最全面的产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头贴软件
可自己拍也可开店经营
奥岚雪穴位香熏面贴膜
美白抗皱、祛斑、补水
儿童多动症的自我康复
纯中药儿童动聪静胶囊
专收各种旧电脑及配件
好坏均可欢迎来电联系
多用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一年包换、三年保修!
超低价销售各品牌手机
三星、MOTO等名牌手机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