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1月5日电(记者孙毅飞)
10月初,山西省财政厅拨款3000万元,向76万贫困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按照《山西省免费提供教科书管理暂行办法》,各学校将受助学生名单张榜公示,同时所有免费发
放的新教科书,扉页上统一加盖“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的印章。记者采访发现,对这件切实帮助贫困学生的好事,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但对于学校把受助者的名字张贴在公示栏里,并在书本加盖“免费提供”字样的印章的做法,一些受助者和社会人士有不同看法。
太原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梁栓荣认为,这种做法人为地给贫困生贴上了标签,“张榜的方式给学生划定了一条无形的贫富鸿沟,特别是对于强烈追求公平感的中小学生而言,这种做法令他们感到自己低人一头。”他非常担忧地指出,由于中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个性原因,这种做法极有可能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为贫困学生免书费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错,但并不一定要采取张榜公布的方式。专家建议,今后在帮助贫困生的活动中,老师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由老师掌握名单,再由老师直接通知家长。济困的最高原则,是保持接受者的尊严。所以,对于这个处处讲究奉献爱心的社会而言,如何能够恰当地体现人们的爱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