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晚报2003年12月21日讯
十年前,在本报编辑部与市林业局的积极倡议下,在青岛湾的栈桥东侧投放饲料,率先在全国沿海城市开展了“挽留海鸥行动”。经过十年的人鸥亲近,海
鸥已经和青岛市民成了好朋友。每当冬季来临,海鸥就自动跑到栈桥附近与人们相会,人鸥相戏成为岛城海滨一道亮丽的风景。
10年挽留海鸥路
地处山东半岛黄海之滨的青岛,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是海鸥等沿海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素有“中国东部候鸟驿站”之美誉。
由青岛晚报发起的“挽留海鸥行动”历时10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支持、肯定和赞扬。挽留海鸥行动期间,青岛晚报每天都要刊登根据大海潮汐测算出的最佳投食时间。每天均有数百人自愿加入挽留海鸥行列,重大节假日达到数千人。一些企业还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社会各界共捐款达十多万元,参与挽留海鸥行动的市民达五十余万人次。
据鸟类专家介绍,每年到青岛湾过冬的海鸥明显增多,由10年前的千余只增加到目前的四五万只,种类由原来的一两种增加到九种,逗留的时间延长了一个多月。
挽留海鸥行动也得到了中央媒体的重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先后给予报道。此行动还被评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十件”好事之一。
“挽留海鸥行动”激发了广大市民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小学校等有关单位还借此研究海鸥生活习性,开展科研科普活动。
不能不提的“海鸥大嫂”
提起挽留海鸥,便不能不提及两位人物———“海鸥大嫂”林秀美和尹惠英。从1995年起,也就是晚报挽留海鸥行动的第二年,她们俩便担当起喂养海鸥的“专业”饲养员。如今提起每年冬季海鸥光临岛城,她们便有一种成就感,从起初的自愿捐款喂养海鸥,发展到如今的专为海鸥特制的自动售食机,那些海鸥食就是从她俩手中一点点加工而成的。
当然,她俩付出的心血也没有白费,那些海鸥无论离海岸多远,只要她俩提着红塑料桶向海边的堤坝走来,群鸥翔集的场面霎时便会浮现人们眼前;有些胆儿大的海鸥还直接从大嫂手里衔走食物,这种感受恐怕是惟有“海鸥大嫂”所能够独享的。
挽留海鸥为青岛带来什么
十年来,晚报编辑部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海鸥营造了一个耐以生存的栖身之地。每逢寒冬季节,成群结对的海鸥都要从远方飞回栈桥,飞回这个充满爱的“家”。那么,挽留行动给青岛带来了什么呢?为此,记者在栈桥现场采访了几名市民与游客,他们都为挽留海鸥活动初见成效谈了自己的感触。
海鸥增多体现文明
家住中山路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挽留海鸥的第一见证人。自从晚报倡议挽留海鸥行动的第一天开始,每隔一日,他都要到栈桥走一趟,看看海鸥的情况。最初,起色还并不大,慢慢地,随着晚报对挽留海鸥行动的不断深入和大力宣传,市民们护鸥的意识增强了,飞来的海鸥也一年比一年多。从百只、千只到如今的万只。而且,海鸥从过去的惧怕人到今天的与人零距离的接触,实在令他感到欣慰。周先生还表示,从成千上万的海鸥云集栈桥海域也体现了岛城市民的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文明素质。
海鸥为栈桥增添景观
市民徐女士深有感触地说,她是一名美术老师,很喜欢从美学的角度欣赏海鸥。过去,站在栈桥望去,除了静态的回澜阁、小青岛以及深蓝色的海水之外,就难以见到有动态景观。但是,通过晚报十年来挽留海鸥行动,千万只海鸥又成了栈桥另一道亮丽的景观。它们在大海的上空翔降自如,能触动自己的灵感,让人感受美的享受,同时也美化了海边环境。
“喂海鸥”成为新旅游项目
前海一带人鸥同戏的景象,令许多外地游客兴奋不已,现在“到前海看海鸥”已列入许多旅行社的游览项目。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从河南来的一家三口,王先生拿着由晚报提供的饲料领着妻子、儿子一起冒寒来到海边投食,引来了上千只海鸥围着他们争食,甚至有的竟飞到他们手中抢食,令他们兴奋、惊讶。王先生激动地说,在他们老家是看不到海鸥的。今天来到青岛能看到如此多的海鸥,而且还与人有着这般的亲密。从海鸥的表现中他感受到青岛人对大自然的爱。待他回去后,他一定会将这一景观告诉更多的河南人。
海鸥是垃圾鸟吗?
海鸥是人类最熟悉的海洋鸟类。它们对各种环境都有非凡的适应能力,但是却有人认为,它喜欢食脏的食物,还会在垃圾堆旁逗留觅食,认为海鸥是一种垃圾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海鸥喜食植物性食物、甲壳类动物和其它小动物。据了解,这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胶州湾的环境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工业污染减轻,海鸥很喜欢在这里过冬。
据鸟类环保专家王希明介绍,因垃圾场有些可吃的东西,海鸥才愿意过去,但是干净的地方,只要投上东西,它们就会过来。晚报的“挽留海鸥”行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垃圾鸟的说法是一种误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实际上有时候海鸥是清理了环境,一些垃圾场经它们“清扫”后,显得更干净了。
青岛湾的海鸥介绍
十年前,青岛湾只有两种海鸥,即红嘴鸥和银鸥,仅有2000只左右。
目前,在青岛湾一带活动的海鸥共有9种,大约有四五万只。在此逐一介绍它们的特征和习性,教你学会辨认。
红嘴鸥:身体以白色为主,嘴赤红色,翅膀带灰色。红嘴鸥数量最大,体态较小。
黑尾鸥:体长四十余厘米,飞翔时,尾巴有一条黑色宽带,嘴巴黄色,嘴前端有一红点或黑点。
银鸥:体长六十多厘米,体上部深灰色,下体白色。嘴巴呈肉色,喜食鼠类。它的叫声似“鸟——鸟”。
灰背鸥:体长六十多厘米,成鸟与银鸥相似,脸颊红色,背部青灰色,肩以上是银白色。
灰翅鸥:体长六十多厘米,头、颈纯白色,脸颊红色,翅膀灰色,下体白色,属稀有种类。
棕头鸥:体长四十多厘米,头、颈部棕色。
黑嘴鸥:体长三十多厘米,嘴黑色,数量稀少。
普通燕鸥:体长三十多厘米,尾似燕尾,头部黑色,头颈两侧和下体白色,背肩灰色。嘴部夏天红色,冬天黑色。
白额燕鸥:体长二十多厘米,尾似燕尾,黄嘴,前额白色,嘴上有一条黑纹伸至眼睛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