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特别报道 > 正文  
滚动新闻
全国167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 明年大学生就业四大猜想
青岛新闻网  2004-11-04 07:25:39 江南时报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167万考研大军再创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37:1……在这些创记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众多2005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预测严峻,纷纷找寻自己的方式“突围”。今年,江苏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超过26万人,比去年净增3万人左右。离11月20日大学生毕业招聘正式启动日已经不到三个星期
了,面对这一形势,政府官员、高校人士、大学毕业生是如何看待、又有什么应对之策,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全面采访。


  江苏今年大学生就业吃紧

  据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姜映梅介绍,江苏省2004年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了8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7.28%,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2%,专科生的就业率为76.33%,总体状况好于去年同期。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王辉表示,2005年我国高校将有300多万名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江苏省高招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马杰主任认为,江苏2005届大学毕业生总数要超过26万人,这比2004届江苏22.3万大学毕业生多出3万人,而从实际情况看,一年之内经济不可能发展到可以消化3万人就业,所以,江苏总体就业容量是吃紧的。从专业需求看,化工、机械等工科专业需求看好,文科的一些专业不能令人乐观。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现在报考公务员热和考研热都反映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对2005年能否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表示担忧和缺乏足够自信。

  大学扩招影响毕业生就业

  2004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刚刚在苏州闭幕。“这几年就业非常困难也非常艰巨,但是成绩也大,非常好。”这是论坛开讲首日首先发言的周远清的开场白。这位受人尊敬的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用三个“非常”来形容目前的就业形势。他以教育专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当前教育模式与就业的关系,尖锐地指出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后是教育与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对口。

  教育专家周远清在高峰论坛上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继1992年之后,大学生读书的费用越来越高,与之相反的是,就业却越来越困难,这样下去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厌学情绪蔓延?据了解,目前一户普通家庭培养一名本科生至少需花费5万元。

  另一类教育专家的观点是: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生源数量不断增大,说明全国人民要求上大学的热情很高,市场需求很大,应该尽量满足。这也是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今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引发的竞争也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民办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挑战就是这一观点的缩影。

  在与不少高校人士的接触中,记者得到这样一个感受:众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讳言高校扩招。一位高校人士称,他们学校已经有5年没有大幅扩招了,停止大规模扩招不仅是考虑到就业出口问题,更主要的是招生人数过多将会影响到就业质量,不利于学校整体形象提升。据了解,南京众多部属院校如南大、东大等已经有3到5年没有对本科生进行大规模扩招了。南京大学一位人士表示,当时没有大幅扩招的决定现在看来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因为一旦扩招,必然会直面今年的就业高峰,结果难以预料。

  高校跨省寻求新就业途径

  “南京大学今年应届大学生就业工作启动较早,而用人单位也似乎很着急,已经有很多大公司给我们发来了用人信息需求。”南京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祁苏蓬主任拿出一叠用人信息资料向记者表达了很强的自信心。据祁主任介绍,南京大学2005届共有5000名本专科毕业生,从人数上看与往年变化不大,但从用人单位角度看,今年像宝洁等公司对人才“下手”较早,在众多赶早市的单位中,对学生的专业对口已经不做太多要求,宽口径、综合型人才更容易受到一些大公司的青睐。谈及长线冷专业的就业情况预测时,祁主任表示,现在南京大学并没有什么“冷专业”的说法,因为南京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学科专业打通的工作,专业相互交叉渗透非常强,从这几年情况看,不少理论型专业因为专业改革早就度过了就业难的“阵痛期”,相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追捧。据祁主任预测,南京大学今年学生就业情况至少不会差于去年,并有望在学生就业质量方面更上一层楼。

  与南京大学这样的超一流名校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情况不同,其它一些本科院校把就业目光投到了南京市以外,甚至是省外。在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隋林林手上有一本“就业地图”,在他的地图上已经将宁波、昆山、上海、秦皇岛等城市打上了红色标记。隋林林解释说,这些城市的用人主管部门都与南京工业大学签订了大学生就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这些城市的用人单位将在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南京工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据了解,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姻”的城市今年还将不断壮大。此外,南京工业大学还与中石化、中海油等用人大户建立“订单式”培养。据隋林林预测,出于国家经济走势良好,基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考虑,今年的工科热门专业还将集中在机械、化工、材料、土木建筑等领域。

  明年大学生就业四大猜想

  在江苏苏州召开的2004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处处长王辉在会上分析,2004年大学生就业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明显的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个百分点。第二是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灵活就业已经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12%。第三就是到民营企业的比例明显增加。去年是19%,今年已经增长到了25%。第四个特点是毕业生到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的比例在上升,甘肃、辽宁等省今年接收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第五个特点就是工程技术类和行业特点鲜明的专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的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石油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勘探技术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等十个专业就业率都在90%以上。

  对于2005年大学生的就业预测,有关人士作了分析。

  猜想一:打破限制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

  据王辉介绍,在20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教育部有几个重点,包括做好登记待就业服务、打通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渠道等4个方面。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打破限制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解决毕业生到非公有单位户口、工资等问题。据了解,江苏省也有望放开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同时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系,消除大学生就业障碍。

  猜想二:人才高消费现象有望遏制

  相关教育人士通过对目前的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分析认为,人才高消费的问题有望从今年开始降温。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隋林林表示,人才高消费过去是很多单位为了装饰“门头”而做的,现在,用人单位也更趋务实,对人才高消费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他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高学历人才必将提高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人才高消费并不划算;二是现在人才流动频繁,高学历人才被放到不合时宜的工作岗位将会打击人才的工作热情,从而导致人员跳槽,这种因为人才高消费引发人员跳槽的例子这几年屡见不鲜。

  猜想三:中小企业成为就业新亮点

  今年的人才需求亮点将是中小企业,特别是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有很多中小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从近日在苏州召开的校企人才见面会上可见一斑。据马杰介绍,从用人单位的结构看,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因为处于转型期,所以对人才需求量不会大,而政府公务员也要通过考试才能跨过门槛。与之相对应的是,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这就给大学生就业有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猜想四:大学生薪资期望值回落

  苏州是江苏目前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该地区在工资方面的变化代表了全省“晴雨表”。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在苏州就业的大学生,大专、本科毕业生的薪资期望值停留在1000元至1500元的水平。记者在实际采访中了解到,普通中专学校的毕业生进入操作员岗位后,如底薪加上加班工资,不扣除社保费用,实际收入也可达到1200元左右。从目前这一薪资水平来看,一位苏州工业园区的人事主管私下对记者表示,这一水平也基本接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但他也强调,随着工作年限的加长,一般大中专毕业生在同一企业的收入水平每年也会有20%左右的增幅。另外,苏州日益完善的人才市场机制也为在职人员提供了大量跳槽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只要毕业生心态务实、平和,有连续工作的经验,应该在产业链接近的长三角地区会有前途和“钱”途的。

                                    责任编辑:孙琦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海尔中央空调成为高校"美王子"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交通大学大讲堂隆重开讲
·北京交大MBA学历学位青岛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2004年青岛首届教育招生网上巡展
 

 相关链接:

 
 
分类· 招商· 二手· 求职· 建站· 家教· 黄页

    更多

青岛民康皮肤病研究所
权威医院,健康的保证
无限商机,网上贸易!
最全面的产品供求信息
“傻瓜化”大头贴软件
可自己拍也可开店经营
奥岚雪穴位香熏面贴膜
美白抗皱、祛斑、补水
儿童多动症的自我康复
纯中药儿童动聪静胶囊
专收各种旧电脑及配件
好坏均可欢迎来电联系
多用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一年包换、三年保修!
超低价销售各品牌手机
三星、MOTO等名牌手机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