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一直受到海内外的关注,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大祭仪式,蒙古民族视其为圣地。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里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的第34代嫡孙、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近日向记者揭开了成吉思汗陵神秘面纱的一角: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很重要,并不仅仅是成吉
思汗的衣冠冢。成吉思汗的灵棺中有很多秘密,但是不能说。他还提供了一幅《成吉思汗全家画像》,他说这幅画像是从成吉思汗的灵柩中取出的。
奇忠义记得1954年大祭灵时,曾开过棺,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眼看过,里面确实有部分人骨。蒙古民族注重祭祀亡人的灵魂,而吸附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死于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六盘山,当时是夏季,气候炎热,遗体不可能运出很远,秘葬在鄂尔多斯境内的可能性很大。
新华社记者 吴国清 报道
近日,一则“成吉思汗陵墓被锁定在距蒙古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引发了学术界对成吉思汗陵真正位于何处的新一轮争论。一代天骄究竟埋骨何处?昨天,参与此次寻找成吉思汗陵墓工作的日本专家及国内部分从事蒙古史研究的学者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灵庙遗址
与史料一致
昨天,参与了考察工作的日本国学院大学考古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次对成吉思汗陵墓的考察工作是由来自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国学院大学的加藤教授等人以及蒙古的有关专家共同合作进行的。这支装备精良的考古队从2001年开始,就踏上了寻找成吉思汗陵墓之旅。
这位专家表示,经过3年来的实地考察,考古队发现,位于乌兰巴托附近这座建于13至15世纪的遗址,与中国史料中所记载的成吉思汗陵墓特征几乎一致。
昨天,日本国学院大学的加藤教授特别强调,“灵庙”主人的身份还没有最终被确定。加藤教授表示,这座“灵庙”确实可以说是揭开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一把“钥匙”,一旦“灵庙”主人被确定,这座吸引了多支考古队前来探秘的陵墓之谜就将大白于天下。目前,考古队正在对“灵庙”主人的身份进行验证,根据史料记载,陵墓很可能就在“灵庙”附近。
考古发掘
未提上日程
记者从日蒙考古队获悉,由于“灵庙”主人的身份还在最终确认阶段,所以,目前还远远未到考古挖掘阶段。另外,即使陵墓主人最终确定就是成吉思汗,要不要发掘、怎样发掘也要由蒙古方面决定,毕竟,这座陵墓是在蒙古的土地上,联合考古队只负责寻找、确认成吉思汗的陵墓位置。
最后,日蒙考古队强调,10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中称,联合考古队得到了日本一家大报的赞助与支持,此后,各国媒体纷纷转载,这个消息是不准确的。在这次考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日本大报给予赞助,目前的考古成果仅仅是新泻大学、国学院大学的专家与蒙古政府三方合作的结果。
元史记载:“太祖二十二年八月崩,葬于起辇谷”
千里山难道就是“起辇谷”?
近年来,虽然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考古队纷纷无功而返,但蒙古政府却始终未因此而放弃。除了蒙古境内的疑似地点外,我国的六盘山、千里山等地也被认为是可能成吉思汗的长眠地,寻找陵墓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止。
早在2002年,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等人就对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鄂托克旗附近发现的遗址进行过考古调查。与日本专家所称异曲同工的是,这里的地貌、地名等特征,与《蒙古秘史》、《史集》、《蒙兀儿史记》等文献中有关成吉思汗埋葬地点的描述也极为吻合。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成吉思汗逝于1227年夏秋,遗体是无法运回数千里外的肯特山、杭爱山而保证不腐败的。《元史》记载:“太祖二十二年围西夏,闰五避暑于六盘山,六月西夏降,八月崩于萨里川哈剌图行宫,葬于起辇谷”
,而内蒙古鄂托克旗的千里山就是“起辇谷”。
各方观点
成吉思汗陵墓
证据大比拼
达尔根哈安村说
证据1 13至15世纪的灵庙遗址
证据2 灵庙无砖瓦所建应为帐篷
证据3 “凸”形石壁有烧火痕迹
证据4 灵庙南侧出土了龙纹香炉
证据5 祭祀仪式留下的马骨灰坑
证据6 密布的蒙古首领陵墓
千里山说
证据1 成吉思汗逝世安葬图
证据2 山顶平台的宫殿寺庙遗址
证据3 成吉思汗受拜图壁画
证据4 征西夏屯军开凿的“百眼井”
证据5 成吉思汗军旗——苏勒德神矛
证据6 养伤时放伤腿的竖壕
专家观点
土填马踏草掩
何必多此一举留踪迹
灵庙不是“钥匙”
2001年,由美国和蒙古组成的考古队宣称,在蒙古的乌格利格其贺里木发现了成吉思汗陵,但其后不久,这支考古队就改口称这里只是一个蒙古贵族墓葬而已。日蒙考古队会不会重蹈美国人的后辙,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国内研究蒙古史的专家已对其发现表示出异议。
发现灵庙 可能只是反证
昨天,中国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告诉记者,日蒙联合考古队找到的重要线索——“灵庙”,很可能证明了那里恰恰不是成吉思汗陵。罗哲文说:“史料明确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坟墓用土填满,再用马踏平,坟墓上面没有建立任何标志,这是蒙古皇帝的习俗。下葬后,蒙古军队还要驻守一年,直到陵寝地在来春长出草,与周围环境一致后才撤离。谁能在连成片的大草原下发现地宫呢?蒙古人的这些举措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发现陵寝,既然做了这么精心的伪饰,怎么又会在陵寝周围建‘灵庙’?所以,这座‘灵庙’周围应该不会有成吉思汗陵。”
寻找成陵 日本人大多靠猜测
北京大学考古所专家林梅春则认为这个消息炒作成分很高,仅发现一个灵庙根本不能说明问题。林梅春表示,由于大量有关成吉思汗的史料都是中国的,中方对其的研究最为全面、透彻,日本方面更多的是靠猜测,最终能发现成吉思汗陵墓的必定是中国人……
发现至关重要的“灵庙” 日蒙联合考古队语出惊人
700年来,全世界的考古学家都想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墓在哪里,然而几支世界有名的考古队接连“败走麦城”。据英国《泰晤士报》10月6日报道,一支分别来自日本和蒙古的联合考古队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可能打开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钥匙”———成吉思汗的“灵庙”!如果“灵庙”身份得到确证,那么将会在灵庙方圆12公里范围内锁定成吉思汗的陵墓。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此发现属实,那么它将比“特洛伊”考古和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更加激动人心,或许就会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战马坑上是陵墓
据报道,10月4日,日本、蒙古联合考古队在位于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发现一座建在四角形基座上的13到15世纪的灵庙遗址。在灵庙的下方是一座几乎已成废墟的石头平台,在石头平台的下方藏有许多坑洞,里面埋葬着许多战马的骨灰和遗骨。从战马遗骸的数目之众来看,这座陵墓的主人显然地位非常寻常。在25米方形的基坛上约11米见方的范围内还发现了作为灵庙遗存的基石和柱穴,因为没有发现瓦和砖,所以推测上面所建应该是帐篷。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石头平台应该就是陵墓的原始地基。在灵庙内,还发现从上面看为“凸”形的、高约40厘米的石壁,上面有烧火的痕迹。基坛的周围发现了埋灰和马骨的坑,调查团认为这是为祭祀成吉思汗而烧马等“烧饭”仪式的证据,这与中国史书的记载一致!另外,在灵庙的南侧,出土了刻有作为皇帝象征的龙的纹样的香炉,这则与14世纪波斯历史书的记载相一致。
考古发掘队的负责人之一、日本新泻大学的白石典之助教授介绍称,距这个陵墓7英里之内密布着各个时代的蒙古首领陵墓。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应当便是传说已久的成吉思汗陵墓。
■最终发现可能归功于日本蒙古
准备挖掘成吉思汗陵墓的是设备精良的日、蒙两国的联合考古队。据他们介绍,这个联合考古队从2001年开始依据中国史料对成吉思汗陵墓进行了考察,认定了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部大约250公里的“阿乌拉甘遗址”为成吉思汗的宫殿。联合考古队得到了日本一家大报的赞助和蒙古政府的许可。
自从成吉思汗于1227年去世以来,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探宝者都在为传说中埋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成吉思汗陵墓而苦苦寻觅。他们动用地雷探测器甚至卫星摄影技术,几乎搜遍了整个蒙古大草原,然而无一例外地空手而归,只有日本考察队坚持了下来。
目前,各国考古专家关于成吉思汗墓地确切位置的圈定,比较认同四个地点: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于蒙古国杭爱山;三是位于中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位于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境内的千里山。
■本版文/郑永秋 贝汉姆
■本版供图/柳青(除署名外)
一代天骄陵墓之谜
带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创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究竟埋身何处是数百年来考古学上的一大悬案。按照习俗,元代帝王的墓葬都采用“密葬”形式,所以至今仍未发现一座元代皇家陵墓。一位蒙古专家预言: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东征西讨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无价珍宝,这些都成为吸引私人考古队前赴后继的诱人原因。
成吉思汗曾经统一蒙古各部,入侵西夏,南下攻金,灭西辽,西征中亚,征战多年,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成吉思汗亦病死于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军中,终年65岁。据说,手下将领遵循遗诏“密不发丧”,由最忠心耿耿的将领把遗体运回故乡,下葬到赶造好的陵墓中。葬后,又出动上万马匹来回奔跑,将墓地踏平,然后植木为林,并以一棵独立的树作为墓碑。随后,为首的将领命令800名士兵将造墓的1000多名工匠全部杀死,而这800名士兵旋即也遭灭口,最终将这一“天”字号机密带进了坟墓。
我国内蒙古已有一座“成吉思汗陵”,不过那是“衣冠冢”,类似于敖包(蒙古人祭祀先人的场所),并非埋葬地,只是安奉衣冠,陵墓内没有尸骨。
美国曾经捷足先登
■资料
成吉思汗的神秘陵墓很早就受到了全世界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早在3年前,美国考古队就曾经抢先“挖宝”。
2000年8月,美国的探险家、亿万富翁穆里·克拉维兹率领他的由科学家、考古教授和翻译组成的考古探险特别小组,信心十足地来到乌兰巴托寻找成吉思汗陵墓。克拉维兹的计划起先遇到蒙古政府的抵制,后来他几乎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在蒙古生活了6年,才说服了蒙古政府并吸引了两位著名的当地历史学教授加入探险。
2001年8月16日,克拉维兹的考古队在乌兰巴托东北300多公里处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个城墙环绕的墓地,里面包括几十座没有打开过的陵墓。探险队由此向外界宣布“找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但后来被证明是匈奴墓。
2002年4月,这个考古队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322公里处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镇(音译)发现了一个由城墙环绕的墓地,里面至少包括30座没有打开过的陵墓。这个古墓被称为“非常可能是成吉思汗的陵墓”。然而,四个月后,考古队突然放弃挖掘行动并撤出蒙古。有传言说,在考察过程中,美国考古队的一些工作人员被陵墓墙壁中忽然涌出的许多毒蛇咬伤,并且他们停放在山边的车辆也无缘无故地从山坡上滑落,所以考古队决定放弃挖掘。不过,真实情况据说是考古队受到了蒙古政府和民间的阻止。
因为按照蒙古的传统观念,挖掘土地会带来坏运气,而触动祖先的坟墓会毁灭他的灵魂。所以,当地政府勒令考古队停止挖掘并撤出那个地区,主要投资者克拉维兹也不得不宣布停止考察活动……
成吉思汗陵被日蒙锁定? 中国史学家称为时尚早
中新网10月15日电
10月4日,一条“日蒙联合考古队将成吉思汗陵墓所在位置,锁定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的消息一经公布,就被国内各大媒体纷纷转载,那么成吉思汗陵墓真的近在咫尺了吗?南京日报报道,日前,中国蒙元史研究的权威人士、71岁的南京大学教授陈得芝先生指出,日蒙考古队在其实不过在“炒冷饭”。
“其实日蒙联合考古队只是找对了成吉思汗陵墓所在的大致区域,而这个区域,早在1925年就已经被前苏联专家确认过了。”陈老说:“这个区域就是《元史》上记载的‘起辇谷’。”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元史》,只一下就翻到了“太祖本纪”的记载:“寿六十六,葬起辇谷”。
“起辇谷”位于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面南北走向的肯特山脉的最南端,是一座东西走向的支脉。传说,成吉思汗灵车行到此地,深陷泥中,众人跪拜,随后大呼“起辇”,灵车果然启动,“起辇谷”由此得名。但是据陈老研究,“起辇谷”是纯粹的音译词,在元代这座山叫“曲邻居”,译成汉语时取了一个中国味十足的谐音“起辇谷”。早在上世纪20年代,前苏联蒙元史专家夫拉基米尔·佐夫就曾对这一地区做过考察,并在1925年写成《语言和考古调查报告》一文,确认成吉思汗的陵墓就在这里。
什么成吉思汗要选择曲邻居山作为葬地呢?原来这里是成吉思汗成就天下霸业的起点——当年成吉思汗第一次称汗建立自己的牙帐斡儿朵,就在此处。因此,下葬于此,是神圣而具有纪念意义的。在1982年出版的由陈老主持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朝分册》的地图上,就已经明确标出了曲邻居山的方位。
成吉思汗陵应在方圆百里之内
根据报道,此次日蒙考古队宣称将成吉思汗陵锁定在方圆10里之内的主要依据,是发现了灵庙、祭坛和殉马坑,并且还出土了龙形花纹的香炉。而陈老认为,单凭这些遗存,是不能认定成吉思汗陵的位置的。
《元史·祭祀志》记载,皇帝下葬起辇谷后“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然后返”。因此,通过地表祭祀遗存锁定陵墓理论上是可行的。关键问题是,自从成吉思汗下葬此处后,所有元朝皇帝都是密葬此处,每位都要设祭,又如何认定是成吉思汗的墓葬呢。
《元史·祭祀志》还记载说,在距陵墓5里处的祭祀礼仪是“日三次,用羊奠祭”,其间并无杀马祭祀的记载。因此,日蒙联合考古队在“灵庙”处发现大批战马的骨灰和遗骨,并不能证明这个“神庙”就是距成吉思汗陵墓5里处的祭台。“这次考察只是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陈老说,“发现新的历史遗存是一个突破,但是由此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决不会是方圆10里这么简单,将会有比这大得多的区域需要探寻。”陈老推测说,这个区域很可能要扩大到方圆100公里。
成吉思汗陵墓有迹可寻
不仅是成吉思汗陵墓,元代的14位皇帝陵墓都至今未曾被发现。这是元代皇家秘葬制度造成的。明代史料记载,元朝所有皇帝死后都葬在起辇谷。按照元代的葬制,帝陵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踏平,等野草在陵上长起后,便再难觅其痕迹。果真如此的话,曲邻居山地域辽阔,成吉思汗陵墓岂不是几乎无迹可寻?
陈老告诉记者,成吉思汗陵墓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比如,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的第9年,南宋人彭大雅成为第一个寻访者。据他描述,成吉思汗墓方圆超过30里,四周以箭为篱笆,还有骑兵守卫。而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介绍,蒙古人为了便于回来祭祀,就在陵墓上当着一匹母骆驼的面杀死它的小骆驼。来年祭祀之时,靠着骆驼辨识自己血亲的天性,以母骆驼为先导,其驻足悲鸣的地方就是大汗墓地了。可见,箭簇和骆驼遗骸等都是发现成吉思汗陵的有效线索。
找到“大禁地”是破谜关键
“最关键的是对史料进行刻苦的研究。”陈老告诉记者,据元代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记载,成吉思汗下葬后,由蒙古兀良罕部的1000人守陵,他们称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叫“大禁地”。因为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明朝时,这些人带着供有成吉思汗祭器的8个白色帐篷车,迁移到了今天内蒙古大草原上,他们在新区域仍旧使用旧有的地名,而这个地方就是鄂尔多斯(蒙古语“宫帐群”的意思)。如今鄂尔多斯传统祭祀成吉思汗的地方叫伊金霍洛,它在蒙语中的意思恰恰就是“大禁地”。这证明,历史记载是可靠的。
陈老认为,现在需要对曲邻居山区域内的地名源流进行认真考证,特别是弄清它们元代的名称,其中如果发现叫“大禁地”的,就是最大突破……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