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寻 汽车堆里扒拉出农民造车大王
新城子区新城堡村离沈阳市区不过40公里。在村口,记者拦住了一名村民,“刘声你认识不?知道他家怎么走吗?”“怎能不认识他呢!”这名中年男子立即憨厚地开始为记者指路,说得很详细。然而当记者想从他的口中详细了解一下刘声时,他却摇着头,
“刘声啊,人挺特别……”
当记者再次向一名女村民问起刘声时,她倒是快言快语,“刘声啊,有钱,可惜现在还都是铁疙瘩。”剩下的问题她再也不愿意回答,只说刘声家很快就到了。
果然,记者没用一分钟就到了刘声家。这确实是个不太难找的地方,透过院门,远远就可以见到院子里停放的各式汽车,华沙、老上海,还有只有空壳的奔驰老爷车……在一个杂乱的厂房一角,记者见到了这个执著的造车农民。
刘声讲述 倾囊改装车垫底农民造车梦
我是这个村土生土长的,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住在这个村子。可汽车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个梦想。
十几岁的时候,我去新城子参加文艺汇演才第一次坐上汽车。和大伙挤上满满登登的解放车,我就觉得这世界都在晃悠,当时流行个词叫自由,现在回想起来,太对我心思了。
从那以后我就惦记上了汽车,可真正让我想到制造汽车,已经是快四十岁的时候了。那时候我已经干上了生意,手里有些钱,是村里的能人。
1992年,我去上海办事。正赶上国外的一个领导人访华,我就站在街边看热闹。车队真是长,劳斯莱斯、奔驰,一直到最后的奥迪,可就是没有一辆国产牌子的轿车。这时候,我身边两个老人就唠上嗑了,“上海牌的轿车原来不是也挺好的,可现在咋就没声响了呢。”
当时我的心啊,就像被针扎了似的,造汽车,就这么难吗?
我回家三个月后,我就琢磨出了一套车标,这标志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中国的“中”字,字体面积为960平方毫米,象征960万平方公里。下半部是球形,球形周边是直径为56毫米的圆环,代表56个民族。两年后,这个车标注册成功了。
1995年,我花几千块钱,买了辆1980年产的上海牌轿车,开始动手改造。第二年的三月份,我把那辆上海牌轿车加长了,做出了“东方明珠A型”。由于这辆车没有相关手续和资质,不能上牌、没法上路,我将它捐给了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1997年,我又将一辆上海牌轿车改装成了“东方明珠B型”,这次用的时间少多了。改装这两辆轿车几乎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可我还是不甘心,我要的是自己做出来的汽车。
梦想成真 抡锤子使钻子手工造出奔驰车
2000、2001年是刘声改造汽车最卖力的时候,每逢遇到外人,他都要宣讲自己的造车梦,他希望、也需要别人的了解。那也正是刘声的家人对他的想法反对最激烈的时候,他的老父亲、他的妻子和孩子,无不对他的“车”持坚决的反对意见。
刘声告诉记者,这些困难他都能克服,可两辆“东方明珠”车改装完后,他已经分文皆无,缺钱,成了最大阻力。不久,他的一个朋友听说他的困境,也看了他改装的轿车,便给他拿了5万元钱,让他继续下去。这次他弄了一辆伏尔加老车,将之改装成了“劳斯莱斯”,这也是他第一次将车改头换面。
“那辆车随后辗转几次,听说后来被卖到了香港,一个老板把它放到了高尔夫球场里。”刘声还是很怀念自己第一次改装的豪华车。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改装成了十多辆豪华轿车,或卖或送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后,他又开始想起他的造车梦。
“2002年夏天,我开始自己造车,这耗费了我一年半的时间,我已经变成负债五六十万的农民。”刘声的话有淡淡的酸楚。
他首先面对的是汽车资料的缺乏——走遍汽车市场,他也只能反复观察。他又几上沈阳,购买汽车模型。发动机、车前挂这些必备品的挑选,费了他很大心思。万事俱备,他便和一个徒工在自己家的大院里叮叮当当地造起汽车来。手钻、台钻、电焊机和砂轮机——这些颇为原始的工具,就成了两人造汽车的“利器”。两人的汽车知识虽然可以,但无现成图纸,更无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在旁指导,经常是造造停停,琢磨出来再继续开工。刘声告诉记者,设计图是自己用铅笔画的,一线一点全凭自己琢磨出来,“苦啊,脑筋都快想坏了,老婆还在一边瞎生气。”
2003年的冬天,车终于造成了,这是一辆1936年“奔驰500”,是当时世界上最奢华的轿车。当刘声用锤子敲打了最后一下,再细细打磨了那红红的车身后,他险些掉下泪来,近十年的酸楚,尽在这一刻倾泄而出。
尾声 开始创建中国农民式造车作坊
刘声说,“我是个小小的农民,只希望用此来抛砖引玉。我能用双手造出一辆这样的轿车来,那些大型的汽车制造厂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声告诉记者,他的这些车时速都可以达到100公里,虽然不能上路,但是作为工艺品,已经让他很满足了。目前,一个普通的农民的造车梦,已经做到了最绚烂的时候,今年,他同村的农妇现在也开始跟随他做起了汽车,工人里,还有他同村的一个刚满18岁的少年。 记者刘臣君
责任编辑: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