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新生家长因照顾赴异地读书的孩子,在学校周围租房居住下来
家长陪读,理由无非是:可以经常改善孩子的生活,可以帮助孩子洗洗衣服,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等。为此,一些教育工作者不无担忧地说,这份爱是否太沉重?难道说父母能照顾孩子一辈子吗?
离开学报到还有几天,一名家住青岛市
区的大学新生的母亲,已经开始收拾她和儿子的行装,因为从新学期开始,她决定搬到山东济南,租房照顾其考入山东某大学的儿子。儿子考上大学后开始生平第一次独自生活。让母亲下决心“陪读”的理由是,她不忍心看儿子日渐消瘦的面庞。身为下岗职工的她,经济上并不宽裕,此前曾在一家企业打工,为了儿子的生活和身体,她已经辞去了工作,要去济南“陪读”。
像这位母亲一样,“陪读”家长已不鲜见。他们有的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有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有的是从大城市到小城市的,甚至还有漂洋过海去外国“陪读”的;有父母一方独自“陪读”的,也有双双“陪读”的……
如今,父母“陪读”的理由无外乎两种:一是认为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离开了父母的悉心照料,就要衣食无着;二是认为子女的自制能力差,父母不在身边监督,怕孩子可能会行为失控。
“陪读”现象说明对家长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说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变革,一部分人不仅有了钱,而且有了闲。“陪读”的父母大多数是城镇居民,年龄在40岁以上。但是,“陪读”暴露出的当今社会一些孩子脆弱的生活能力,值得人们深思。“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怎么这么差。”这是不久前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发出的感慨。
诚然,家长出于担心而“陪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家长“陪读”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人的社会能力大多是后天习得的,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社会。如果家长总是不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只会使孩子生活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大学生自己也要尽快“长大”,别让父母太牵挂。
(10月28日《中国教育报》孙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