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走出校园的学生个个都是身体健壮、心智健全、热爱艺术,既会创造,又会欣赏,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对社区有忘我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他们懂得尊重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并知道怎样与他人沟通、交流。在这里,我们不求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论述学校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而是着眼于知识
经济时代社会对个人的需求,现代的中学生至少应在以下几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一,认知能力。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一直是教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能力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
ward Gardener)认为,人至少具备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的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等不同类型的智能。对于多元智能的理解,有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有助于学校教育因材施教,促进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以及相应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发展至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所谓“捕捉”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应具有对新信息的敏锐感受和理解。所谓“组织”信息的能力,则指能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或将来自不同渠道的不同信息组织到问题的过程中去。所谓“判断”信息的能力,是指能够及时地对信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重要性作出判断。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反思能力,以及根据反思结果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具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意识、勇气与能力。思维方式的变化,是人的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方面,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体现。就个人思维方式的变化而言,主要体现在: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从单一思维到多元思维、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从被动思维到主动思维、从封闭思维到开放思维。此外构筑和完善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省悟思维:对自我的体验、经历、心态、期望、行为及结果等,在认识积累的基础上,发生直觉的、飞跃式的、富有哲理的对生命与人生的领悟。国外关于青少年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研究和实践十分丰富,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在高中普遍开设了独立的课程,法国把“适度发挥个人创造力课程”引入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成为当前国际中等教育改革的新发展趋势,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道德面貌。
对于个人来讲,圆满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人生追求的目标,然而,圆满的生活总是与人的基本道德密不可分。对于社会来讲,现代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趋于完善的社会,是一个各种价值观多元并存与冲突的社会,也是一个法制社会,一个讲究规则的社会,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一方面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自主与责任”构成了现代未成年人教育的两大主旋律。在这当中,未成年人需要学会辨别和选择各种不同的价值观,而社会公德既是价值选择的根本标准,又具有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的价值。社会公德又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责任感、义务感,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行为;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相统一的对己和对人的态度与行为;把法律、制度、纪律等作为社会最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予以自觉遵守的意识与行为等。
第三,精神力量与情感发展。
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优良的学科成绩是否一定意味着今后事业的成功?研究表明,学业优良的学生不一定就意味着日后的成功与幸福,精神力量和健康的情感发展水平却起着很大作用。
所谓精神力量,是指人的心理、智慧、能力与意志、情感和理想、信仰等综合而成的一种力量,它在个人对待人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时,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其价值。一个人要在未来充满竞争的事业追求中获取成功,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必备的素质。一是坚强的自信心,即在基于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等综合素质作出公正评价的基础上,能够响亮地说出(对自己,对他人)“我能行”,当被问及能否承担某项工作时,有信心有能力回答“YES”,而不是“NO”。二是主动地迎接挑战的冲动与勇气。这是一种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成功的诱惑与失败的威胁同在的社会环境的勇气与能力。三是克服困难、承受挫折与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在一个社会变化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人们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会很多。这就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对事业与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师生关系亦需从根本上予以转变,使学校教育为未成年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0月22日《中国教育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范国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