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4年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向社会发布。引人注目的是报告中显示中国人的平均性伴侣数最多,为19.3人,远远高于全球的平均数10.5人;而中国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频率却只有90次,排全球倒数第7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03次。同时,报告还显示中国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为13.7岁,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却只有
22%的调查对象认为青少年性教育由家人或监护人完成。为什么性伴侣最多,性频率却不高?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走低,却不是由家长来完成性教育任务?诸多问题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广泛争论。
调查:10万中国人网上参与
据杜蕾斯中国合资公司介绍,来自41个国家超过35万人参加了这次关于对待性的态度和性行为的调查。其中有超过10万(108720)的中国人参与了这项调查。在参与调查的中国人当中,男性为87304人,女性为21416人。在年龄分布上,以25岁至34岁年龄段的人为主。本次调查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
据了解,杜蕾斯的全球性调查已经进行了8年,中国成为被调查对象已经有4年时间。此间反映中国人性意识的变化非常大。例如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对性的意识越来越与全球平均数接近。但是,中国在性教育方面还相对落后。被调查的大部分人的性知识来源于网络。因为通过网络对性的了解往往夹杂着许多噪音,这些东西会影响到青少年之后的成长。
杜蕾斯:结果反映年轻人性习惯
对于数据的反差,杜蕾斯品牌经理张冰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原因,是由于此次调查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调查,可能受到有一些“噪音数据”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第二种原因,即事实就是如此,大家不能凭个人感觉主观地认为不可能并拒绝接受这些数字。目前通过互联网进行性方面的调查,取得的数据相对其他调查方式更为真实。
张冰同时强调,此调查不是针对中国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调查。她还表示,虽然此次调查的范围和人数都堪称世界之最,虽然调查统计结果是无误的,但因为网络调查参与有其局限性,所以本次中国调查结果主要反映的是年轻人的性习惯,这部分人相对性活跃、不保守。“我们之所以要坚持每年花费巨资做一个这样的调查,其目的一方面是本公司获取相关的市场信息,更主要的一方面是引起大众和有关部门、专家对性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倡导科学健康的性爱生活。调查反映的现象,无可置疑是性问题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应引起大家的重视。”张冰说。
专家:网上调查讲实话
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专家马晓年认为,对于这种反差结果确实需要引起公众的关注。据马晓年分析,在中国参加调查的人中,有8万是男性。这就使得平均每人19位性伴侣成为可能。对于网上调查,马晓年认为有两个优点:成本低、讲实话。
对于调查反映出的“首次接受性教育平均年龄为13岁”,马晓年表示还不够早。“为了让孩子能发育成正常、健康、幸福的成年人,性教育的实施应越早越好。”马晓年说,性教育可分为幼童阶段(0~6岁)、童年阶段(7~10岁)和少年阶段(11~14岁)。民间谚语所讲“3岁看小,7岁看老”,运用到性心理发育中也不无科学道理。孩子到了3岁时应该对自己的性别有明确的认识,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服饰打扮、买玩具等方面出现误导,就会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困惑,将来则可能出现种种性心理障碍,3至7岁是性角色意识的重要培养阶段,孩子会从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进一步加深对性别、性角色的认识。
对于调查反映出的“谁来做性教育的问题”,马晓年表现出自己的忧虑。“父母应该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老师。”马晓年说,7岁之前的性教育,父母的作用无疑是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启蒙教师。马晓年说,父母对子女开展性教育是没有时间、场合限制的,比如看到电视中有类似内容或情节时便可借题发挥,安排专门的谈话讨论性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在逛动物园时讲解所见到的一切,拿书给他们看,凡此种种场合都可以对儿童进行性教育。机会很多,只要善于捕捉,一旦打开僵局,引出这个话题,谈起来就容易了。事实上,孩子们经常会主动发问,一旦父母在第一次或前几次发问时拒绝回答或敷衍一番,孩子的嘴自然也就闭上了。但只要重新提出这一问题,下面的谈话就很容易自然地继续下去了。轻松的气氛,温馨的口吻,都有助于打开禁区,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们很关心,也了解他们的困惑和感受,这样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乐于开口提问和讨论。晨报记者
于祥明/文 海青 文杰
责任编辑:赵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