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青岛开发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现场验收组”的验收。这一成果,标志着开发区正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了一张通往世界的“绿色名片”。
2001年,青岛开发区就将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列为全
区的大事,持续不断地以国际标准进行环境建设。尽管“招商引资是生命线”,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但开发区时刻不忘把好“环境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优先考虑集中供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园林建设等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开发区从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的标准出发,有选择地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分散化向集约型、集群化转变。招商引资中,注重“大、高、强”,综合论证项目的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附加值、产业关联度和环保绩效,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2001年以来,开发区先后否决不符合产业规划、环保论证不过关的项目20余个,其中过亿美元项目1个,过3000万美元项目3个,过千万美元项目6个。
开发区还积极在企业中推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生产模式,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目前,全区已经有79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市五市七区中通过环境认证企业最多的区域。
2001年以来,开发区先后投入40余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额就达12亿元。其直接效果表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据统计,开发区的GDP从2001年的128.9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12.1亿元,而全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却逐年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03年,(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01年的37%增长到目前的4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1年的10.2平方米增长到目前的25.8平方米。
环境改善有效增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内外资项目纷纷抢滩开发区。据最新统计,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1706个,其中过千万美元大项目260个,过亿美元项目9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1个,实际利用外资38.4亿美元。
环境改善使新区最适人居的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开发区人口剧增,全区人口总量已突破40万,其中涌入开发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达25万人。(马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