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10月29日电(欧阳春艳、俞俭)10年来,我国共建立了1024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但其中有260多个从未招收过博士后,专家建议及时关闭这些"赋闲"的博士后工作站。
近日在武汉召开的第七届全国高校博士后管理工作研讨会上,有关专家透露,自1994年在上海宝山钢铁集团设立了
第一个以"产学研结合"为目标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我国已陆续成立了1024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轰轰烈烈的挂牌仪式后,一部分工作站实际上连一个博士后都没有招收到,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任何的科研工作,四分之一工作站成了"空壳"。
一位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企业不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们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而高校、科研院所的老师和学生也不了解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这使得一些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没有合适的应聘者,甚至根本没有应聘者;二是少数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极不规范,招聘时对博士后承诺的经费、仪器、配偶调动、子女就学等条件最终无法兑现,导致招收来的博士后中途退站。
这位负责人进一步提出,科学研究是需要土壤的,并非每一个知名企业都有能力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如果成立工作站的企业本身没有研发机构,不具备研发实力,就算勉强招来了一两个博士后,他们也不见得就可以为企业创造财富。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全国高校博士后管理专家呼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扩招"须谨慎,盲目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是对国家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对于那些制度不健全、科研实力很弱的已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也应当及时关闭。
特约编辑 徐新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