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自1994年起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30.8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12%,总量位居全国第一,且67.3%的老人分布在农村。
农村老人面临着家庭养老受到冲击、社会养老有待完善的两难困境。
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位老人
今年中秋,家住临沂市莒南县洙边镇某村的张洪兵回乡探亲。由于母亲生病,小张到村卫生室替母亲拿药,正碰上同村70多岁的孙老太也到卫生室拿药。老人感冒发烧多日无人照看,只能自己来找医生,而且只准备拿5毛钱的药。此情此景,小张真想替老人多拿点药,可是一想到老人有5个儿子,按农村风俗他这样做是多管闲事,会伤人家的面子,小张只好忍住了。
和孙老太一样境遇的老人,在他们这个小村里还有好几个,一位老人感叹道:“都说养儿防老,防个啥,没儿没女的都住敬老院了,不住的还有村集体照应着。咱们倒好,没人管了。”
在我省农村,家庭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有69.3%的老人是靠儿女养老的,而靠集体补贴和社会保障的分别仅占9.3%和3.6%。但是,这种家庭养老的模式,却因乡村经济社会的变革而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家庭养老主要面临两大困境:务农收入水平低,养老的经济支持不足;家庭小型化,养老压力加重。
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44人,我省农村家庭结构形成了四、二、一(部分是四、二、二),即一对夫妻要赡养4个(至少是两个)老人,抚养1个或2个小孩。
多数人不愿进想进也难
既然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困境,作为目前农村社会化养老的另一重要方式——敬老院,就成了焦点中的焦点。
可是对于敬老院,大多数老人却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山东省老龄办与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联合举办的一次调查表明,多数老人不愿进敬老院,还有26.1%的农村老人认为自己根本住不起。对于不愿入住敬老院的原因,子女反对位列第一,占66.8%,第二位的是观念上不接受,占58.1%,此外,没钱住不起、担心服务不好的各占15.9%、8.6%。
看来,观念上的守旧,是阻碍农村养老社会化的首要原因。
同时,农村养老院本身的发展状况也制约着农村养老社会化的进程。
走进位于无棣县的一所敬老院,完全没有想象中的整洁与舒适,几排平房已老旧不堪,几位老人搬着小马扎坐在墙根下晒太阳。
可就是这么座不起眼的敬老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据民进山东省委的专项调查表明,我省绝大多数乡镇敬老院所收养的仅限于孤寡老人、属无偿服务的“五保”对象等,而对有子女的老人普遍不予接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前些年,我省农村敬老院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乡镇财政拨付、村统筹、院办经济与一小部分社会捐助。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社会养老资金的来源发生了改变,“三提五统”取消后,需从农业税附加中解决。这样一来,各经济实力的差异就更加明显,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地方,社会养老资金落实起来就十分困难。
建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也许进不进敬老院并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和城里人一样领养老金,这大概是所有农村老人的梦想。这个梦想,离农村的现实有多远呢?
目前山东省有16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积累保险基金13亿元,其中烟台市13个县(市、区)的197个乡镇全部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积累基金近4亿元。但从全省的情况来看,参保的比例还是相对要少得多。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目前情况下,我省农村养老的出路何在呢?
有关专家给记者的答案简捷有力——社会化。这里的社会化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养老资源提供者的社会化。在农村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自我养老为补充的养老资源来源的多元化格局;养老职能承担者的社会化。在农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包括公寓养老、敬老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多元化格局;养老筹资的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家庭养老的三种形式,来实现养老筹资的社会化。而这一条,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要建立政府、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农村养老社会化的筹资机制。特别是政府应该增加农村养老社会化支出,在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中,各级政府每年要从财政上设立农村养老社会化基金用于对农村养老社会化事业的投入。
如能够通过养老的社会化,在广大农村建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这将是农民之福。 (记者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