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巨响“外星飞船”来我家了
今年10月15日10时43分,一个"铁坨坨"从天而降砸进了四川省遂宁市大
英县民房,后来被证实,是我国第二十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它带回了一群汲取宇宙精华的“太空蚂蚁”,其中包括4只活蚂蚁、30只蚂蚁卵。
从10月15日起,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封闭式地为20多只刚从太空“旅游”回来的蚂蚁卵做孵化准备,截至今天上午9点,已有两只小蚂蚁破卵而出。
10月25日,“金蚂蚁”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功,年底有望融资,支持公司继续研究太空蚂蚁的价值。
26日上午,国内送蚂蚁上天第一人———四川金蚂蚁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鸿说,为什么不能用美国人的钱给咱中国从太空搞点绿色食品。
4只蚂蚁黄金周遨游太空
2003年10月16日6时54分,杨利伟代表中国人向太空迈出了一小步。一年以后,4只小蚂蚁代表蚂蚁向太空迈出了一大步。马鸿笑着说:“它们正在做着蚂蚁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次太空游。”
这次进入太空的蚂蚁是一种名叫“拟黑多刺”的食用药用蚂蚁。这种蚂蚁原产地不在中国,但已经引入中国多年。1993年,“拟黑多刺”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我国唯一药食兼用蚂蚁品种。为保障实验成功,金蚂蚁公司在养殖基地精心挑选了4只活体蚂蚁和30只不同龄期的蚂蚁卵代表典型蚂蚁家族,活体蚂蚁包括一只蚁后,一只蚁王,一只工蚁,一只兵蚁。
它们太空旅行的“太空仓”是一个特制的试验盒。金蚂蚁公司的专家还在试验盒中专门添加了适量的特制饵料,做了蚂蚁们的“太空食品”。屈指算来,十一“黄金周”期间,当人们举家出游时,首次进入太空的四川蚂蚁也正在进行祖先从未尝试过的旅行。
蚂蚁像宇航员那样经历了超重、失重、宇宙射线辐射等重重考验,大部分蚂蚁卵已经孵化,目前,科学家正对这些试验材料进行分析检验。
马鸿说,外太空环境对生物的遗传变异有重要影响。这些蚂蚁弥足珍贵,它们发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变化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金蚂蚁”太空科学试验将为我国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营养学、生物工程学等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我国企业参与太空生命科学研究的先例。
蚂蚁宝贝认识回家的路
蚂蚁们知道叶落归根。“所有的卫星回收都在西北角,可这次竟破天荒地落在四川境内,我们的宝贝认路,知道回家了。”“10月16日一早,北京方面传来消息,‘太空蚂蚁’已经安全到达农科院了,我们当时高兴极了,连夜买了机票直飞北京。”
当时马鸿以为,送上天的蚂蚁们都还活着。
中国农业科学院里,和北京市公证处的工作人员一起,马鸿第一次见到了从太空回来的宝贝。“石子那么高,乒乓球一样圆的小盒子一打开,一粒米大的蚂蚁,我们也看不清楚它们活着还是死了,就光顾着高兴了。”
专业人员鉴定后,带来一个有些沉痛的消息:4只活体蚂蚁全部死亡,在太空新孵化出来的小蚂蚁也全部死亡,20多只未孵化的蚂蚁卵仍然存活。
马鸿说,当时的心情确实很难过,转念一想,即使这些蚂蚁全都死了,也不代表实验不成功,这不正好说明太空不适合养蚂蚁吗?更何况,还有20多只蚂蚁卵留下,就还有希望。
目前,这20多只蚂蚁卵被保存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们正在对它们进行全封闭的研究,马鸿也只能每天通过北京的代理律师了解一些最新情况,“今天上午,北京方面已经传来好消息,成功孵出两只小蚂蚁,上了太空的蚂蚁到底有没有基因改变,很快就能揭晓了。”
美国人垂涎中国蚂蚁
“4只蚂蚁虽然死了,但它们还是宝,毕竟它们是第一批上天的蚂蚁。”马鸿说,对这4只蚂蚁,专家要好好研究,解剖、做标本在可能的计划之内。
他说,蚂蚁堪称“微型动物营养宝库”。科学研究表明,拟黑多刺蚂蚁为蚂蚁中的珍品,其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67%,有2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为人体所必须。
中外科学家对拟黑多刺蚂蚁的深入实验研究证明:蚂蚁制剂对于虚损性疾病、神经官能症等病症都有显著疗效。“那么,从太空回来的蚂蚁们会不会更有药用价值呢?”马鸿问自己。
当问到还会不会安排第二批蚂蚁上天时,马鸿说,“要看国家的卫星安排是否允许。”一阵沉默后,马鸿清了清嗓子,其实现在卫星可以租用,我们也很想有机会把“太空蚂蚁”继续办下去,关键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
大吊车派上用场
“我们公司被美国金世纪集团收购,现在是美国独资公司。”总裁马鸿说,虽然挂上了美国牌,公司里却没有一个外国人。”手里握着全球领先的蚂蚁养殖技术,马鸿当然想把公司做大,金蚂蚁瞄准了美国纳斯达克。今年4月,金蚂蚁在美国注册了美国金世纪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旋即收购美国一家上市公司98%的股份,借壳上市,于是,金蚂蚁凭着金世纪中国分公司顺理成章地在美国上市。
“25日上午,美国方面发来传真,公司的收购手续全部完成,理论上已经上市,就等着最佳时机挂牌。”一旦正式挂牌,就能靠着融资将向太空要绿色食品的计划继续。马鸿仿佛已经看到了金蚂蚁的金色未来,他笑着说,这个最佳时机,可能就在今年年底。
蚂蚁上太空,基因会不会变?
掐着9点的上班时间,马鸿一路小跑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给北京的律师打电话。5分钟后,他案头的日历上,26日那天画上一个勾。10月这张日历,已经密密麻麻地划满了26个勾。“又是一天,等得人心焦啊!”
马鸿,今年刚刚四十出头,他爱睡懒觉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每天不到十一、二点,没人能把他从被窝里拖起来,可这一个月来,他每天都能掐着时间准时报到,同事们都知道,马鸿是为一只只小蚂蚁揪着心呢!
“送蚂蚁上天!这是9月中旬公司一个让人看来有点‘异想天开’的决定。”马鸿笑着回忆,2002年6月,公司成立之初,就用蚂蚁做绿色食品的生意。让他最为自豪的是,公司的蚂蚁全都是从亚马逊引进,那里的蚂蚁一只就有一粒米那么大,食性杂,什么都能吃,好养活,最重要的是,对人体完全没有毒副作用。
“但是,养蚂蚁就像养蜜蜂,时间一长,种群就慢慢退化。”这个问题让马鸿很头疼,就在这时,他看见了黄瓜上太空后基因发生明显改变的报道。“黄瓜上天能改善品质,蚂蚁行不行?”
■相关链接
蚂蚁的贡献
天文学领域许多发现要归功于蚂蚁。
远在上个世纪,埃里兄弟知道一些蚂蚁有捕捉紫外线放射的能力,他们便做了一项试验:在天文望远镜上放一盒蚂蚁,把望远镜对准肉眼难发现星体的天空。很快,蚂蚁活跃起来———它们发现了一颗星体。
以后又多次重复这项试验,每当蚂蚁开始活跃时就表明它们发现了新的星体。
后来天文学家借助于完善的仪器证实了蚂蚁发现的新星体。
动物纷纷上太空
●小狗上太空
在我国“神舟二号”飞船上就搭乘有通用生物培养装置,进行20多种不同的生物种群、个体和组织的研究,其中包括动物如昆虫果蝇的幼虫和成虫,螺、龟的心肌细胞和小型龟、老鼠的心肌细胞和腿部肌肉。
《中国航天报》报道,中国早在1965年6月已曾把动物送上太空,当时一批生物探空火箭在安徽的某火箭基地成功发射,包括有大白鼠、小白鼠、果蝇、12只生物试管和一只叫“小豹”的公狗。上天之前,“小豹”被捆绑起来进行外科手术。
经过手术,“小豹”的右颈总动脉被移置颈部的皮瓣内记录血压,银质电极埋入胸部第五肋骨下记录心电。
人类很早就利用动物进行太空探测,最有名的例子是苏联1957年发射“史波尼克二号”人造卫星,把在莫斯科街头捡来的流浪狗“吠”送上了太空。
●老鼠上太空
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宣布,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任务的前锋。欧洲的计划是将老鼠放在一米长的宇宙飞船中,送上近地球轨道,宇宙飞船将产生类似火星上的重力。15只老鼠将在地球轨道上绕行5周,协助科学家了解火星重力对哺乳类动物的影响。老鼠宇宙飞船将重返地球,在澳大利亚降落。
作者:□晚报特约记者倪佳 记者徐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