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青岛10月27日消息(记者刘华栋
王朝朋)近日,“食盐供应紧缺”的流言“风靡”青岛,导致许多市民大批抢购,部分代批点、零售点业户囤积居奇。其实,食盐供应很充足,在正规超市可以随时买到,价格与平时持平。青岛市盐务局食盐专营处处长刘泽泉告诉记者,造成食盐市场“紧张”,都是流言惹
的祸,抢购、囤积根本没必要。
流言起因:
为了保护环境,山东省从10月初开始将塑料复合膜包装更换为可降解的纸塑包装,新包装食盐将于11月1日起在青岛上市,新包装带来了食盐价格的小幅上涨,调整后的食盐价格实行全省统一价格,不足以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就这样,食盐供应紧缺,价格上涨的流言不胫而走,闹得沸沸扬扬,青岛媒体纷纷报道。
市场反映:
大型商场依然正常供应,没有受到流言影响。一些小型超市和零售商则经不起流言“攻击”,纷纷把食盐囤积起来,以便高价售出,谋取“暴利”。市民面对流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争相抢购食盐,有的市民一买就是好几十公斤,让人哭笑不得。一家超市被逼无奈,规定每人只能买两包,可是,有市民出了超市后,又杀个回马枪,再回来买,直到自己感觉买足了为止。
记者感言:
面对一片大海的青岛人,会被“食盐供应紧缺”的流言吓倒,真是杞人忧天。这个流言可以说很粗浅,经不起半点推敲,可是还有很多人盲信。如果,再有个“高级”的流言,整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出现流言闹城的事情,我们没有明确的对象去指责,因为,流言不是个体所能形成的,一定程度上,流言是在考验社会整体意识的结构是否合理?这次流言,至少说明,我们的社会整体意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社会公共体制还有缺陷。
笔者粗略想了一下,感觉有几个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进一步关注。
一、
地方媒体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在这件事情上,青岛的媒体实际上是“事后诸葛亮”。食盐包装更换会引起价格小幅上涨,应该及时通过自身的渠道告诉市民,形成好的舆论氛围,杜绝流言四起。
二、
一些专业职能部门缺乏预警意识和相应机制,导致事发后措手不及。食盐专营就得与大型超市、商场建立顺畅信息沟通体制,这也是与人民群众实现信息对接的最便捷的方式。我们的专业职能部门却没有这样的体制,等事发后,匆忙做解释,事倍功半。
三、
市民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消费者不是按照实际需要去购买物品,而是见便宜货就买,不管用着用不着。长此以往,对涨价的生活日用品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偏离正确的消费方向,媒体在这方面也应该积极的引导。
我们建设平安城市,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一些常规制度的改进上,还应注意文化上的调整,否则,流言一旦“发作”,谁也无可奈何。
责任编辑: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