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8时40分,随着一架直升机的轰鸣而至,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敦煌莫高窟大型直播节目正式开始,专家们将一系列关于敦煌壁画、历史沿革及现状与保护等问题详细地介绍给了全国观众。
对敦煌直播节目,许多外国游客都表示很兴奋。不过,敦煌研究院的苏博士向记者透露了另一个值得兴奋的消息:经过专家们采
用物理手段调查,认为敦煌莫高窟有可能发现第二藏经洞。
调查发现暗洞痕迹
1900年,王圆箓道士无意中发现16号洞窟北壁裂开了一道缝隙,后发现墙壁是空的。挖开封泥就发现了藏经洞,发现了多达五万册经卷。
“敦煌莫高窟有可能还存在第二处藏经洞。”敦煌研究院苏博士告诉记者,能否发现第二处藏经洞始终是全社会感兴趣的话题,但是自第一处藏经洞发现后,很多研究者都进行过调查,但均无结果。不过,几年前,敦煌研究院和美国某机构联合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采用物理手段进行检查,发现有的洞窟内存在暗洞的痕迹,这尚不能完全验明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因为国家规定严禁对莫高窟进行类似打开之类的寻找活动,所以尚不能证实调查中发现的暗洞痕迹内是否也会出现大量经卷。
敦煌文化回到中国
“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文化在国外。”这是世界上曾经流传的一个说法。不过,记者昨天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口中了解到,这一说法已经成为了历史。
由于外国探险家的掠夺,许多和敦煌有关的壁画、佛像及石经等珍宝流失海外,这为国外的敦煌研究者提供了具有极高价值的材料,由于一些国家对中国敦煌文化的研究早于国内,于是就出现了有关上述说法。
敦煌研究院杨秀清主任告诉记者,那只是10年前的说法,现在以敦煌研究院为主的一大批专家对敦煌进行的文化研究程度并不比国外的学术研究差,对敦煌来说,目前准确的说法是“敦煌在中国,敦煌的文化也回到了中国。”
保护洞窟将限制客流
除了空鼓、起甲、酥碱、脱落等原因外,大量的游客也给敦煌莫高窟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实验说明,洞窟内外空气交换条件差,大量游客使洞窟处于长时间不能恢复的“疲劳”状态,而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必然引起空气中酸性成分的增加,它们和壁画颜料中的某些矿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给壁画带来病害。
针对旅游对敦煌带来的不利影响,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表示,将进一步做好敦煌石窟保护与利用的规划和论证,科学控制进入石窟的人数,因为像敦煌壁画这类易于损坏的稀世珍宝,不能作为一般性旅游开放点,必须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同时,敦煌保护部门将通过增加景点、分流人员的方式来保护敦煌石窟,目前敦煌研究院将莫高窟下寺辟为“藏经洞文物陈列馆”,今后还将开发莫高窟北区洞窟参观景点,落架修复莫高窟上寺和中寺,开辟为专题博物馆,此外还将根据科学监测的数据,进行淡旺季均衡分流。
敦煌研究院还将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先进的计算机存储与图像处理技术,制作一批虚拟洞窟,使游客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敦煌石窟,从而减少直接进入洞窟参观的压力。
晨报敦煌特派记者杨玉峰 文
编辑 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