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正文  
滚动新闻
大学校园需不需要“道德警察”
青岛新闻网  2004-10-22 09:21:05 人民网

页面功能   】 【 小字】【 】【打印】【关闭

 

  如果在大学校园里有人以“道德警察”的身份整天监视着你,一旦你的行为被认为不妥,比如你和你的恋人在校园里的较亲昵行为不被认可,马上就被“记载入册”,你会不会头皮发麻脊椎发凉?或许你会说:不可能有这事吧,我们的校园又不是“塔力班”时代的阿富汗。但这却是真的,据10月20日《京华时报》报道,中国农业大
学便成立了一个“校园文明督察小组”,目的是 对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或批评教育,并于近日开始工作。该校工学院的一对研究生因为在校内公共场合的举止过于亲昵,收到了当天开出的第一份督察通知单。

  且不说恋人之间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是否符合道德,“校园文明督察小组”介入管理这样的事,就是在起“道德警察”的作用。“道德警察”是以强调忠诚和服从,以僵硬和压制为特点的,这种方式是绝大多数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所不能接受的。而大学成立以监视学生私生活为主的“校园文明督察小组”这样一个准“道德警察”机构,是与大学所具有的人文地位不相符的。因为“不文明”行为很难量化和界定,而大学又是一个思想相对敏锐、开放,行为相对宽泛的地方,如果用一般的“文明”标准去衡量大学生的行为,用狭隘的道德去约束他们,就难免起到禁锢其思维,限制其活力的反作用。

  或许恋人之间的亲昵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接吻,在很多国人的眼里有一个是否符合道德的问题,但道德问题有其主观化和多元性的特点,况且道德又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变化。所以,对于什么是道德的,人们的看法很可能是“朝秦暮楚”。当前我们所处的又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开放社会,因此我们应当尊重而不是去扼杀人们在道德问题上的不同认识。退一步说,公共场合恋人之间的亲昵行为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否需要由 “道德警察”来干预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历史多次证明,“道德警察”所做的往往就是干涉人们的私生活,是人类自由发展的障碍。

  许多学者都曾论述过,个人是其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只要其行为没有危及他人,社会就不应对其进行限制,否则即构成对个人自由的不当侵犯。其实恋人之间的亲昵行为还是一个文化问题,而文化是一种集体意向,并且也是发展变化的。当有一天人们都认为在公开场合恋人之间的亲昵行为属于正常行为,比如在现在的欧美国家,并使这种观念稳定下来,为社会所认同,就会演变为文化现象,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在对个人权利日益尊重的今天,无论任何组织都应放弃禁欲主义流行时代那种自觉充任“道德警察”、“道德法官”的做法,对私人领域的生活方式不应去加以干涉。(李坚)

    特约编辑:yxchu


页面功能   】【 小字】【 】【打印】【关闭

报业集团服务热线为您提供飞机订票、送票上门,电话:2871111】
  发表评论
 
内容
 热点资讯
·营销总监营销经理高级营销员认证
·西安交大MBA青岛招生开始啦!
·天津大学在职攻读MBA课程班招生
·中嘉学校小学生英语周末班热招中
·关注体育赛事 走进体育世界
·十一黄金周盛宴,将旅游进行到底
·百年活力激情涌动 青岛崂山矿泉水
·留学韩国名牌•适合工薪阶层-华威
·2004年青岛首届教育招生网上巡展
 

 相关链接:


 站 内 检 索

新闻网简介 会员注册 广告服务 帮助信息 版权声明 鲁ICP证 000149

青岛新闻网读者留言板 值班电话:86-532-2933059,8673059 传真:(0532)2967606